老天要讓一個人大器晚成,會有這四種徵兆

2023年10月09日16:18:10 育兒 7413

明朝作家馮夢龍有句名言:「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不達。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棄。」

沒想到,一語成讖,他自己也是那個大器晚成之人,五十七歲才真正入職,筆下的小說集,也慢慢被人們熟知。

以人為鏡,我們可以的發現,吃一塹長一智,當人生的拐點來了,天意也來了。

哪有什麼天意弄人,不過是重重考驗罷。

老天要讓一個人大器晚成,會有這四種徵兆 - 天天要聞

01

遇到無緣的人,才懂得愛情。

馮夢龍,出身在蘇州府,從小就很有才氣,也結交了很多文友。

當年,有才氣的,不僅僅是文人,還有青樓楚館裏的女子,她們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在楚館裏,他結交了女子侯慧卿,彼此視為知己。

馮夢龍發誓,等自己取得功名,就來給侯慧卿贖身,然後相依相伴一生。

到京城走了一遭,寫了幾張試卷,一回頭,發現侯慧卿已經出嫁,只有一張扎心的留言條——妾已嫁人,君不必再等。

沒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女子,非常理智地嫁給了商人,為了幾兩碎銀,折腰了。

詩曰:「最是一生凄絕處,鴛鴦冢上欲招魂。」

失去了最愛的女子,就像愛情進入了墳墓一樣,有多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也就從那以後,他遠離了青樓楚館,不再多情,而是開始接納簡單的婚姻。

身邊的朋友如此描述他:「子猶自失慧卿,遂絕青樓之好。」

看看你我,真的沒有幾個人,可以和初戀結婚,甚至在二十幾歲結婚了,還要在三十、四十幾歲的時候,離婚。

婚姻或者戀情失敗,帶來的打擊很大,但是也會讓人清醒。

所謂浪漫,不過是煙花絢麗。唯有「老土味」的情感,反而更加值得珍惜。沒有甜言蜜語,也不要信誓旦旦,但是有煙火氣。

過了五十歲,身邊的人還在,那才是少年夫妻老來伴。

02

遇到無錢的日子,才學會生活。

馮夢龍結婚之後,再次踏上了科考的路,但是一次次失敗。

父母慢慢變老,自己卻一事無成,但是日子還得過下去。

有一次,同鄉袁晉寫了《西樓記》,請馮夢龍斧正。

馮夢龍想到沒米下鍋的生活,把書放在一旁,並沒有動筆修改。

袁晉見狀,帶上二百兩銀子,再次前來拜訪。

「沒錢寸步難行」,馮夢龍作為儒生,到底逃不過幾兩碎銀的苦。拿到銀子,修改文章,一氣呵成,還增加了一個劇目《錯夢》。

為了賺幾個錢,馮夢龍還想到了開班教學。

若一個人在中年時,苦苦支撐生活,也沒有什麼出息。不要放棄,你把經驗積累好,五十歲之後,還能憑藉經驗賺錢。

就是你一輩子都沒有發大財,能夠在六十歲的時候,享受退休生活,也未嘗不是一種成功。

經歷了捉襟見肘的日子,也被人拒絕借錢,父母也幫不了你,那就開始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擺地攤、工地挑土、農場養豬、掃大街、進工廠......放下了面子,就有了日子。

老天要讓一個人大器晚成,會有這四種徵兆 - 天天要聞

03

遇到失業的困難,才積極謀業。

沒有穩定的職業,對於中年人來說,是很難熬的。

你不僅僅是一個人吃飯,還得想一想孩子和愛人如何吃飽。

帶着生活的負擔,你到處去嘗試,在各行業之間轉動。終究是要找一個地方,穩定下來。

在崇禎三年,馮夢龍被補為貢生,授丹徒訓導,接着升任福建壽寧知縣。這是他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

有了工作,他揮筆寫下:「老梅標冷趣,我與爾同清。」

雖然官位不高,但是他勤勤懇懇,清正廉潔。《壽寧縣誌》里給他點評:「遇民以恩,待士有禮。」

很多單位,都喜歡用年輕人,而事實證明,四五十歲的人,更有經驗和耐性。

尤其是那些中年不順的人,到了五十歲之後,對職業格外珍惜。他們希望在變老之前,還能有作為。

如果你五十歲之後,還是工作沒有着落,也不要擔心。只要你有職業追求,總有地方收留你;若是你經驗很多,可以自己創業。

做人,總得有越挫越勇的骨氣,就是一輩子打零工,也要撐起自己的人生和家庭。

04

遇到無知的苦,才發奮讀書。

古代,多數的文章,生澀難懂,「之乎者也」的規矩很多。

從馮夢龍這裡開始,便有了通俗易懂的小說,雖然不合時宜,不入主流,但是他的文學,終於得到了認可。

他寫的三本小說,分別以「明言、通言、恆言」命名,也就證明了他的文學主張。

後半生,他在民歌、戲曲、小說等方面,都有成就。並且他的書,婦孺都能讀懂,傳播很廣。

很多人都有感慨——白髮反悔讀書遲。

而歷史上很多有名的讀書人,都是五六十歲之後才開始崛起的。

蒲松齡,姜太公等,都在後半生寫下了《聊齋志異》《太公兵法》等,一舉成名。

記住,少年功夫老始成。

年紀越大,越要讀書。還要積極寫書。

把文字用活了,人就能深度思考,也能持續站在時代的前面,不至於被淘汰。

千萬不要隨意說,自己是「老朽」。天下最沒有出息的人,就是認知很低,還不願意學習的人。

老天要讓一個人大器晚成,會有這四種徵兆 - 天天要聞

05

但凡大器晚成之人,活得都很難,但是很有韌性。

那些早熟的人,到了五十歲之後,就開始下坡,享受上半生的成果了。而你,人生才剛剛開始,稍微一努力,就能超越一大批同齡人。

老天給人一份困難,也會給你一份解難題的智慧。

困難多了,不是人生失敗了,而是智慧多了,人生的高度也來了。

人啊,不怕慢,就怕站。

原地不動的人,老天也救不了。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着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着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裏,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