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走路早就代表聰明嗎?其實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2023年04月05日22:50:03 育兒 1008


多數寶寶到一歲左右,就會蹣跚走路,並開口叫「媽媽」。不過,有的寶寶不到一歲就會滿地跑了,甚至10個月就會喊「媽媽」;也有的寶寶到了一歲多還不能獨自行走,需要抱在手上,有的快18個月還啥也不會說。


寶寶說話早、走路早,是很多媽媽羨慕的事情,因為她們把這兩者和寶寶的智力高低等同起來,認為說話、走路早的寶寶會更聰明。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寶寶說話、走路早就代表聰明嗎?其實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 天天要聞

說話、走路只是寶寶智力發育的兩個方面,只佔智力發育水平的一小部分,遲早不代表着智商的高低。


寶寶出生什麼都不會,到最後跟我們成人一樣聰明,靠的是智力不斷發育。智力發育除了說話、走路外,還有吃飯穿衣、大小便、人際交往等很多方面。


多大會說話、會走路,代表着寶寶智力發育的里程碑,但這個裡程碑是有時間跨度的,不是一個時間點。因此,即使比同齡寶寶遲一些,但只要在特定時間範圍內追上,都是正常的。


說話、走路早一些的寶寶,與遲一些的相比,長大後智商表現並沒什麼優勢,有的甚至還不如。因此,不能簡單把說話早、走路早看成就是聰明的表現。


寶寶說話、走路早就代表聰明嗎?其實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寶寶說話、走路有遲有早呢?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遺傳因素 一般來說,父母任何一方有說話比較遲、走路比較晚的話,都有可能遺傳給寶寶,所以經常會聽到爺爺奶奶說「他爸爸小時候也是說話比較晚」。同樣如果父母有說話早、走路早的特點,遺傳給寶寶後,就可能有同樣的表現。


2、環境的影響 家庭成員的教育程度、與寶寶是否有充足的時間交流、交流的方式方法等等,對寶寶說話早晚的影響非常大。


家長重視早教的重要性,能及時、充分、有效地與寶寶互動交流,會明顯促進語言發育,相較於其他寶寶,說話會明顯早一些。


給寶寶充足的訓練走路機會,家長抽出足夠多的時間,陪寶寶訓練走路,相比那些過度心疼不捨得放下地、家長沒多少時間陪伴的寶寶,走路大多會早一些。


寶寶說話、走路早就代表聰明嗎?其實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 天天要聞

3、季節差異 寶寶訓練走路的效果,受穿衣多少的影響非常大,穿得少對訓練有促進作用,穿得多有阻礙作用。


因此,在夏秋季訓練走路,普遍比冬春季訓練要快很多。同樣是訓練走路的最佳年齡,如果處在夏秋季,獨自走路要比處在冬春季寶寶早一些。


4、個體差異 寶寶如果體重超重、偏胖,相比體型勻稱或瘦一些的寶寶,訓練走路效果要差一些,多數走路會比較遲。


性別、性格的差異,對寶寶的語言發育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女孩說話會稍微早一些,性格開朗的寶寶比內向的要早一些。當然,這種個體差異,在寶寶長大一些後就會消失。


上面所指的說話、走路遲一些,是在特定的時間段內,如果明顯延遲,跟發育里程碑差距比較大,家長就要高度重視了。


到了18個月後,寶寶仍然不會說話、不會站立和走路,跟以上提到的影響因素關係就不太大了,很可能存在聽力障礙、語音發育遲緩、中樞神經發育異常、腦癱等可能性,建議家長及時帶去醫院做個仔細的檢查。


寶寶說話、走路早就代表聰明嗎?其實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 天天要聞

寶寶說話、走路的遲些早些,雖然與是否聰明沒有直接的關係,但與家長的早期教育密不可分。


多抽時間陪寶寶、多與寶寶互動交流、捨得放手多給寶寶訓練的機會,都是促進寶寶早說話、早走路最需要的條件。如果你能做到這些,相信你的寶寶說話、走路肯定不會晚!歡迎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知識。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 天天要聞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黃沙漫卷的玉門關外,駝鈴與羌笛穿越千年時空,在《燕雲十六聲》的河西篇章中交織成一曲蕩氣迴腸的江湖長歌。這片連接西域與中原的蒼茫土地,正以聲音為經緯,編織着比刀光劍影更深刻的江湖敘事——河西原聲樂輯已於網易雲音樂全線上線,邀你以耳為舟,共赴一場穿透時空的音律奇旅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 天天要聞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園丁般精心培育着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卻不經意間播下了荊棘的種子。生活的模樣,歸根結底,不過是「選擇」二字的映照。你的時間傾注於何處,你的成就便綻放在哪裡。以下這三個地方,若能學會捨得,有舍方有得,花費的時間,才算真正賦予了意義!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