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像父母的戰場:愛何處安放?

2023年03月21日22:38:04 育兒 1388

「從我記事兒起,他們就一直在打架,有時候陣勢大得把鄰居都引來圍觀。」


「所以我現在甚至聽不了別人大聲說話,我害怕。」


「走在大街上,我低着頭加快腳步,不敢迎面直視路人的臉,有一點點的聲音就會把自己嚇到,每天都活在沒有安全感、焦慮的狀態中。」


研究發現,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以此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是安全,如果父母之間的衝突不和,動輒冷戰,互相辱罵、侮辱、威脅,甚至毆打、推搡,孩子的身心健康會受到極大的傷害,長大後更容易受到身心情緒上的困擾。


家庭像父母的戰場:愛何處安放? - 天天要聞

充滿戰爭的家庭,

如何影響着孩子?



「好像每一個家庭不和的孩子,都會模式化地長成一個樣子,擁有共同的『性格缺陷』,他們缺乏安全感、內向、自卑、親密恐懼、悲觀……」


家庭像父母的戰場:愛何處安放? - 天天要聞

1.羞恥和愧疚

社會輿論環境在逐漸變得寬容,單親家庭的孩子也不會像想像中的那樣受到嘲笑、排擠、欺負,但是,人們仍會受到離婚羞辱的影響,將公開承認家庭不和視為一種「家醜」,在這種社會壓力下,孩子很難擺脫羞恥感的影響。


「別人家孩子,父母一鬧矛盾,都知道兩邊哄哄,你怎麼就不會?」


在這樣的質問聲中長大的孩子,總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好,他們總是覺得自己有義務去防止父母發生衝突,去緩和他們的關係,甚至於對父母關係不好感到愧疚:「是我不好,我沒能像別人家孩子那樣,做爸媽之間的粘合劑。」


家庭像父母的戰場:愛何處安放? - 天天要聞

2.敏感和討好

他們往往很「懂事」乖巧,會盡量照顧好自己,不讓父母操心。


他們總能敏銳地察覺到周圍人的情緒變化,捕捉到他人的需求並及時滿足,對於自己需求,他們卻往往忽視或壓抑,寧願委屈自己,也不想讓別人難受,這讓他們在人際關係中經常感到疲憊壓抑,力不從心。


家庭像父母的戰場:愛何處安放? - 天天要聞

3.是非觀念模糊

除了敏感自卑,一個充滿爭吵和怨懟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也可能走向另一種極端:他們是非觀念模糊,認為只要自己足夠強橫強勢,就能讓別人服從。


他們缺乏平等友善的溝通技能,對批評和反對的聲音十分敏感,如果有人稍微表達了對他的不滿,他就會感覺對方在針對他,因此強烈的反擊,試圖以強制的手段控制對方。


家庭像父母的戰場:愛何處安放? - 天天要聞


「我們心裏也許都受過很嚴重的傷,我知道那種痛苦,也許白天、開心的時候不痛;但在噩夢裡,難過失望的時候,一定會隱隱作痛。但是,這個傷口只是我的一部分,它不能定義我們是誰。」



如果這份痛苦你還沒有能力逃離,那就關起房門,告訴自己:


我不需要對他們的感情負責,我需要對自己的情感負責,我允許自己失望,允許自己難過,但我也有勇氣癒合。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離開,瀟洒地和過去說再見吧,脫離他們,重新擁抱世界——也許你經歷了很多痛苦,但別讓痛苦定義你,你值得溫暖和被愛。

家庭像父母的戰場:愛何處安放?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 天天要聞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在生活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點人盡皆知;錢,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無人不愛錢!有了錢,父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更有底氣;有了錢,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也能沒有後顧之憂。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 天天要聞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流年似箭,彈指間,歲月的車輪已匆匆駛過。那些曾在生命中出現的人,那些刻骨銘心的事,都在時光的打磨下,於記憶里漸漸模糊,如同褪色的老照片,只留下斑駁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