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報道黑龍江1歲女孩,拆姥姥的藥粉時不小心撒到身上,媽媽和姥爺給孩子做了清洗,之後孩子的全身都變紫了,媽媽與姥爺身上也被染紫了,第二天帶孩子去澡堂子里泡了一天,顏色才褪的差不多。
實際上,家長的處理方式是危險的。
讓人體染成紫色的藥品臨床上最常見的是高錳酸鉀,它是一種強氧化劑,通過氧化細菌體內蛋白活性並干擾其酶的功能而起到殺菌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皮膚消毒、會陰及肛腸手術後坐浴,眼部沖洗、新生兒膿皰瘡的治療等。高濃度時,其有腐蝕性、刺激性,可致人體局部嚴重的腐蝕及灼傷。
對於遇水具有產熱效應或可產生有毒物質的化學物質,如生石灰、鈉、鉀、鋰、磷、苯酚等,如果不慎沾染身體。應該迅速脫去污染的衣服或者用剪刀直接剪掉,用干布或者干棉簽清除異物,然後再用流動水持續進行清洗半小時以上,在此過程中,家長應盡量避免將污染擴散到孩子其他部位及自己的身上。最後送醫檢查!
家長並不知道撒到孩子身上的是什麼藥品,對人體有毒還是無毒。對這種情況,應該按照藥品有毒性來對待。
合理步驟應該為:用干布或者棉簽擦拭掉嘴角藥物,剪開上衣,流動清水沖洗,詢問姥姥藥物名稱,如果仍搞不清,及時送醫。而不能等到第二天再到澡堂泡一天!#頭條創作挑戰賽##健康科普大賽##謠零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