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育出具有內在驅動力的孩子?

2022年09月30日02:23:10 育兒 1315

今天,是我家六年級小朋友五點早起學習的第二天。雖然我更希望孩子多睡一會,但孩子自己決心要珍惜時間,並相信早起一小時,長期積累一定能逐漸積累自己的優勢。

如何養育出具有內在驅動力的孩子? - 天天要聞

越努力越幸運

很多人問,你家小朋友哪裡來的動力自覺早起? 並有內在驅動力去學習,有覺悟去珍惜時間的? 說句實在話,我也期待這一天有五年了,這個過程中我也糾結過花為什麼還沒開,但由於我了解整個兒童發展的心理特徵,所以我一直有信念,花開只是早晚,並不焦慮。

一個孩子的培養是一個世界級的大工程,但作為父母,在成為父母前就要儲備好知識和能力去等待一個孩子的到來,而不是每一代人都經驗主義進行撫養。過去老一代的養育經驗並非不好,但小孩卻是因人而異,如果統一方式去培養,自然會扼殺孩子的很多優勢和天性。新時代社會對人的綜合能力的要求不一樣了,如果我們還是經驗教條主義的養育,我們怎麼能培養出在新時代有自己優勢的孩子呢。

那麼孩子究竟如何培養他的驅動力呢?其實很簡單就兩個字--尊重,從尊重孩子開始。這種尊重必須從孩子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個性,尊重孩子成長過程的每個需求,不要以大人的評判標準去評價,也不以大人以為正確的方式去阻礙孩子的發展。做到這些其實需要綜合的能力,細心地觀察,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一個被尊重長期被尊重的孩子,她自然慢慢從心底升起一股力量感,因為她感受到了穩定踏實的愛,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受到自己內在的力量,慢慢地她就想去實現自己,也願意去突破自己,更願意去嘗試一些挑戰性的事情。因為他深深知道,她值得一切美好,不願意停滯不前。所以被父母相信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培養孩子驅動力最好的辦法。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 天天要聞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母親一手抹着自己的淚,一手抹着我的淚;一會兒是這隻手,一會兒是那隻手,反覆交替,上下左右,有點兒心亂手忙,又彷彿是別有用心的,是要用彼此的淚去堵對方的淚。」——《人間信》似乎孩子的成長總是伴隨着母親的淚水。從一開始孩子出世時的劇痛,到後來蹣跚學步摔跤;哪怕孩子已經長大,待到奔向遠方時,母親的...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莫言曾在採訪中說過,母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時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母親卻總能在縫補衣服時哼着小曲兒,在田埂上種菜時講着故事。這種骨子裡的鬆弛感,讓他貧瘠的童年長出了一片綠洲。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裏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