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再玩5分鐘」:兩種媽媽的回答讓孩子未來過着兩種人生

2022年07月13日16:14:20 育兒 1127

在兒童成長期,如果心靈沒有成長,你變得很聰明,但學習再好,總有一天要彌補回來,你的心靈在哪兒,你會回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靈魂。

——國際沙盤遊戲師高嵐

作者:暖心

前兩天剛到家門口,就看到鄰居將孩子往外趕,嘴裏還在說:「既然你這麼愛玩,就玩夠了再回家。」

見狀,我立馬詢問緣由。

原來,男孩在家裡玩,到了寫作業的時間,媽媽就提醒他,男孩卻說「再玩5分鐘」。

結果,他又過了半個小時都沒有去寫作業。

鄰居說:「我提醒了他快半個小時,說好的五分鐘,結果都快半個小時了還是在玩,你說氣不氣。」

看着這樣的場景我感觸特別深,因為這樣的畫面我也曾經遇到過無數次。

我們發現,現在的孩子特別愛討價還價。

有時候,當我們不讓孩子玩了的時候,總是等來孩子的一句「我想再玩五分鐘」

這時候,父母總是陷入妥協和拒絕之間掙扎。

妥協吧,又覺得容易將孩子慣壞;拒絕吧,又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觸心理。

其實,從孩子3歲過後,獨立意識支撐着他們「心裏想要什麼,就去爭取什麼」。

面對不斷提要求的孩子,媽媽的不同回答,決定了孩子未來的不同人生。

01

拒絕派父母總是在說「絕對不可以」

曾經遇到過一對母女。

為了省事,媽媽把手機給女兒玩。

當媽媽想起來要將手機收回時,女兒不願給:「我再玩一會吧。」

媽媽當時就生氣了,立馬奪過手機說:「不行,你已經玩這麼久了,不要得寸進尺。」

當時女兒倒在地上撒潑打滾,是被媽媽一手提着離開的。

面對孩子的要求,這樣強勢的拒絕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好事。

心理學家布魯斯·格萊朗博士說:

頻繁地拒絕孩子,是最不恰當的拒絕方式;孩子彷彿被推到了門外,會委屈甚至憤怒。

當孩子總是聽到「不可以、不行」等詞彙時,會有一種被壓迫的感覺。

父母給出毫無商量的態度,會暴露三種問題:

無視孩子的情緒、忽略孩子的需求、不重視孩子的內心感受。

這樣的拒絕方式更多的是父母在發泄自己的情緒,而選擇控制孩子,所以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孩子是越被禁止就越想要。

當孩子的要求被拒絕後,有一種願望被剝奪的感覺,它會藏在內心深處讓孩子耿耿於懷。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交給研究對象22種不同的任務,只允許他們完成一半的任務,另一半則半途而廢不讓其完成。

實驗後,讓他們立刻回憶剛才做了什麼。

結果,未完成任務的有68%被回憶起;而完成任務的只有43%。

實驗證明,未被完成的任務更會讓人記憶深刻。

它在說明,當孩子的需求未被滿足時,可能會激發他對這件事更深的慾望。

當孩子提出「我想再玩幾分鐘」時,可能是在訴說一種「語言」,就是「我還沒有玩夠」。

孩子提出要求,證明了他內心需要。

一旦被父母無情地拒絕,就會讓孩子更想玩而無法投入到另一件事情當中,反而會不惜一切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拒絕,會讓孩子壓制的缺口被激發得更徹底,也會更深。

02

被拒絕的孩子,最後成了「敏感的自卑者」

其實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更多的行為都是在反映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比如:還沒有玩夠,就會說「我還想再玩5分鐘」,不會考慮他的作業還有很多。

想吃炸雞,不會在意花的錢多還是錢少…

但是很多父母不明白這一點,總是拒絕去滿足孩子,卻沒想到它會成為讓孩子內心自卑的導火索。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美籍華人從小就患上了嚴重的拒絕敏感症。

因為小時候,他在超市看見了一個橘子罐頭,讓媽媽給他買。

當時媽媽說:「這罐頭的錢,抵得過我們吃一頓飯了。」

於是那天他沒有如願。

後來有幾次,遇見同樣的事,媽媽用同樣的話拒絕了他。

有一次,爸爸悄悄帶他去吃炸雞,結果被母親大罵一頓,還吼爸爸:「你什麼都慣着他,長大了還得了。」

後來,他看到同學吃雪糕,不敢向父母要,因為一旦他開口得來的就是拒絕和教訓。

到了高中,媽媽終於要給他買他最喜歡的我愛羅背包,雖然他很想要,但是還是拒絕了:「這個太貴了,還是不要了吧。」

其實他並不是不想要,而是不敢要。

總是被拒絕的孩子,會在潛意識裡形成「我不夠好、我不配得到」的心理狀態。

這樣的感覺會讓他成為一個「敏感的自卑者」。

有心理學家最早提出一個詞叫「拒絕敏感」

這類的人會對他人的拒絕產生過度的情緒以及行為反應,總在焦慮中預期自己將會被拒。
而拒絕敏感者的形成與早期的成長經歷有關,早期的拒絕創傷與拒絕敏感者有必然的聯繫。

就如同華裔網友那樣,因為被拒絕的太多,讓他害怕被拒絕,所以他寧願不去擁有。

他說:

長大後,經濟獨立了,買了很多童年沒有得到的東西,不管擁有多少東西,但是內心始終覺得「我不該擁有」。

拒絕一旦成為孩子的常態,內心就形成一種心理:要獲得別人的接納和支持,就要忍受被拒絕。

永遠只會考慮別人的需要,而不會爭取自己的利益。

所以,他們不僅失去開口的慾望,還有內心的匱乏感,讓他永遠活在自卑當中。

03

善待孩子的要求,

就要常說「好的,媽媽知道了」

美國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曾經根據研究兒童行為,定義了四種教養風格:專制型、放縱型、權威型和忽視型。

其中的教養風格將「嚴」與「愛」相結合,被人認為是最合理、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

權威型的父母會尊重孩子的個性和興趣,對於孩子的要求,通常會用「可以」代替「不行」。

這樣的教育是最有智慧的,在原則中包含尊重,在尊重里又為孩子塑造原則。

知乎上有一個女孩說,她從小就喜歡芭蕾舞

為了培養她父母傾注了很多精力和金錢。

從5歲開始,她幾乎每天都要練習芭蕾舞,但是那時候特別貪玩。

看到她的同伴玩耍時,她都很羨慕。

有幾次她不想訓練了,她就央求媽媽讓她出去玩。

媽媽沒有拒絕她,而是打電話給舞蹈老師詢問了她的訓練情況。

當時,老師很認可她,並在媽媽面前表揚了她,於是媽媽對她說:

我知道你這段時間很辛苦,你想出去玩可以,但是你不要因為玩而忘了自己的初心。

她知道,媽媽在提醒她要掌握分寸。

後來,她在舞蹈上的訓練更加刻苦,每一次她累的時候,父母從來不阻止她放鬆。

因為父母給了她同等的「自由」,所以每一次練習她都加倍刻苦。

後來,她考上了舞蹈學院,突然明白父母為什麼從不拒絕她的要求。

她說:

被拒絕,會讓初心偏移,只有被允許嘗試過「慾望」,你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是啊,被充分滿足過的孩子,現實感都特彆強。

生活中太多的例子告訴我們,強勢的父母只會招來孩子的逆反。

而反觀那些童年經歷過「放縱」的孩子,才會進行自我整合,發現和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但是這不意味着,孩子有要求父母就該妥協。

有一位育兒專家曾經分享過,拒絕孩子時要說「可以」。

她講道:

有一次,她一直提醒女兒去寫作業,女兒當時看動畫片正入迷,就說「想再看一集」。

當時她說了一句:「可以,媽媽知道你還沒有看夠。」

接着,她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和女兒約定好最後的時間,在雙方達成一致後再看最後一集。

接着又做了第二件事,她放下了手中的事情,搬了一個凳子坐在女兒旁邊陪她一起看。

這時候的女兒顯得心不在焉,看動畫片的時候時不時地看一看媽媽,時間一到,她立馬將電視關掉了。

因為這件事,她給父母提出了兩點建議:

1)孩子有需求,接住孩子的情緒

千萬不要在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去和他對抗,一定要對孩子說「好的、媽媽知道了」。

「媽媽我想再玩5分鐘」:兩種媽媽的回答讓孩子未來過着兩種人生 - 天天要聞

圖片

這句話能減少孩子的防備心理,同時包含了「認同感」和「看見感」,讓孩子覺得我們在照顧他的情緒。

2)滿足孩子需求的同時,陪他一起完成

當孩子提出「再看五分鐘」時,父母滿足孩子需求的有效動作是「陪他一起」。

這一行為讓孩子覺得「媽媽尊重我」。

陪他一起會讓孩子內心安全感滋生的同時,保持自我的原則。

這樣的孩子會更加自信,因為被允許表達需求,會激發他的表達力和抉擇能力,讓他成為一個自信而有主見的人。

孩子的需求需要被善待,父母「溫柔而堅定」的愛,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

04

國際沙盤遊戲師高嵐說:

在兒童成長期,如果心靈沒有成長,你變得很聰明,但學習再好,總有一天要彌補回來,你的心靈在哪兒,你會回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靈魂。

心靈的成長,就是讓孩子內心變得充盈。

它的主要「成分」是:被允許、被尊重和被關注。

孩子本來是獨立的,有些事父母越阻止,孩子慾望越容易攀升。

不妨換一個角度,允許孩子去嘗試,讓孩子在體驗過放縱和失敗以後,讓他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靈魂。

好的父母,絕不會做「棒打」孩子成長的推手;而是做孩子成長背後的謀劃者,為孩子的未來「添磚加瓦」。

-END-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炸串店回應「6名騎手接力幫哄娃」:感動,最近不少顧客來店哄娃打卡 - 天天要聞

炸串店回應「6名騎手接力幫哄娃」:感動,最近不少顧客來店哄娃打卡

近日,在河南柘城縣的一家炸串店上演暖心一幕:店家忙着出餐,六名外賣騎手接力哄娃。該店老闆朱先生告訴九派新聞,為騎手們的善舉感動,視頻爆火後不少顧客來店裡哄娃打卡。 監控顯示,6月27日22時許,正值夜宵出餐高峰,炸串店夫婦正忙着備餐,他們的寶寶在嬰兒車內哇哇哭泣。 其間,多名外賣騎手陸續到店取餐。在等餐...
一站式了解!2024年中招諮詢會今日舉行 - 天天要聞

一站式了解!2024年中招諮詢會今日舉行

「為方便廣大考生和家長選擇合適的學校,6月29日,由西安報業傳媒集團(西安日報社)主辦的「正青春 向未來 2024年西安中考招生諮詢會」(以下簡稱「中招會」)將在西安五路口中樂園萬達廣場舉行。眾多高中、職校雲集,幫助廣大家長省時省力,一站式了解中考升學。本次中考招生諮詢會將繼續本着服務考生、服務學校的宗旨為...
你是那一刻對孩子失望的,看完網友的回復,太扎心了 - 天天要聞

你是那一刻對孩子失望的,看完網友的回復,太扎心了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頭的寶,給予了全部的愛,寄託了全部的希望。孩子做到什麼程度,能讓父母失望。#微頭條首發挑戰賽#​一個兩歲半的孩子,就因為不能看手機,就要平靜的殺死他的媽媽。這孩子經歷了什麼,還是天生壞坯子?真不相信會有這種孩子,父母家庭破
82年正月初二姑姑帶全家來拜年,奶奶閉門不見母親用一招讓她開門 - 天天要聞

82年正月初二姑姑帶全家來拜年,奶奶閉門不見母親用一招讓她開門

在1982年的春節前夕,李家的每個角落都洋溢着喜慶的氣氛,然而,在這光鮮亮麗的表面下,卻暗藏着一段不為人知的糾葛。周老太,家中的長輩,因一場陳年舊怨,與兒媳王莉之間築起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每當家庭聚會,這道鴻溝便如同隱形的存在,讓歡樂的氛圍中多了一絲尷尬與緊
「邁巴赫少爺」朱也天意外帶火了爺爺朱炳仁,朱炳仁書法書畫互融 - 天天要聞

「邁巴赫少爺」朱也天意外帶火了爺爺朱炳仁,朱炳仁書法書畫互融

最近一段又一段的小視頻,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了這位「邁巴赫少爺」,不過這次讓我們感到驚艷的是他的高考成績,700分的高考分數,讓人眼前一亮,這不僅是一位家世顯赫少爺,也是一位出色的學霸,沒曾想,網友朋友卻透露出他的家境,其爺爺就是著名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這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