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是小棉襖,那兒子是什麼?這個比喻太扎心了

2019年11月09日05:55:05 育兒 1272

生孩子前,我有一個朋友,生了一個女兒一個兒子。

有幾次聚會,她只帶了女兒沒帶兒子。說是兒子太皮了,不想帶,扔家裡給姥姥帶着呢!

我開玩笑說:「人家是重男輕女,你倒好,重女輕男啊!小心你兒子長大後我告訴他。」

朋友無奈地說:「真不是我偏心,是實在是搞不定他們兩個啊!我兒子過來簡直要掀翻屋頂!」

我嗤之以鼻。

後來,我參加了她在自己家組織的聚餐,終於見識了她兒子。

媽媽前腳收拾好的一箱玩具,他後腳就嘩啦一下全給你倒地上。

你以為他倒出來會好好玩嗎?不不不,人家立馬爬到沙發靠背上,顫顫巍巍地走着,說是過橋。

過橋也行啊,可是他又突然「撲通」一下跳向地上的玩具,說是看看超人能跳上哪輛車。

不一會兒,他又跑到衛生間拎出水槍「吱吱吱」地來抓壞人,地上衣服上到處都是水。

朋友一邊忙着招呼客人,一邊跟兒子鬥智斗勇。

不記得那頓飯是怎麼吃完的,只記得臨走的時候,我語重心長地對朋友說:「你太不容易了!」



女兒是小棉襖,那兒子是什麼?這個比喻太扎心了 - 天天要聞

後來,我也生了女兒和兒子。

不得不感慨,同樣是我生的,差別咋就那麼大。

養育女兒的經驗,到了兒子身上,完全不管用啊!

那個叫兒子的小生物,永遠能量滿格,分分鐘讓你懷疑人生。

在幼兒園,別人安安靜靜聽課,他連坐都坐不住,非要找人跟他玩,別人不理他,他就伸出小手指戳人家;

出去玩,你剛剛下車歸置好手上的東西,一不留神,人家已經沖向遊樂場了;

他搭的積木,你不小心碰掉一塊,他立馬扯開嗓子叫,並且嘩啦一聲全部推倒,然後讓你給他搭一個一模一樣的;

好不容易把他搞上床,一會兒喝水,一會兒尿尿,一會兒玩變形金剛,一會兒要你跟他表演恐龍滅絕……

而我的女兒,她會穿上我新買的公主裙跳舞給我看;

她會安安靜靜地彈一首我愛聽的曲子;

她會笨拙地給我切一盤水果;

她會在我不舒服的時候提醒家人小點聲;

她會自己洗漱看書睡覺……

閨蜜說,她家四歲多的女兒,晚上主動自己睡覺,貼心地跟她講:「媽媽你好好輔導哥哥作業,不要着急,我會自己照顧自己的。」

前一秒還在和兒子雞飛狗跳的閨蜜,既暖心,又有些哭笑不得。

女兒是小棉襖,那兒子是什麼?這個比喻太扎心了 - 天天要聞

看過這樣一個段子:



生兒子能高興一天,結婚那天,剩下天天不高興;生女兒有一天不高興,結婚那天,剩下天天都高興。

更有人調侃道:

兒子就像皮夾克,冬天擋不住風,夏天穿着熱,還死貴,捂出一身火癤子只有自己知道,還得強忍着到處吹牛。

戲謔中道出了父母在養育男孩和女孩的過程中不一樣的感受。

為了養育兒子,我要有強壯的體格,對抗他旺盛的精力;

我要有超強的耐心,忍受他無休止的糾纏;

我要鑽研教育學,保護他的天性;

我要學習心理學,理解他的行為;

……

但在這過程中,我也練就了「十八般武藝」,不知不覺間變身超人媽媽。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給了我們不一樣的人生體驗,都會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美好。

女兒是小棉襖,那兒子是什麼?這個比喻太扎心了 - 天天要聞

男孩的活力奔放督促我們不斷學習,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女孩的體貼懂事讓我們溫柔而滿足,成為最幸福的人。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通過這面鏡子不斷地反思自己,修正自己。

當一個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恰恰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當我們注意到男孩女孩不一樣的時候,恰恰是我們需要學習,需要給他們特別的愛和關注的時候。

最終,我們會在和孩子的磨合中,遇見更好的彼此。

有一首小學生寫的《挑媽媽》的詩感動了無數人: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

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孩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里

我們總覺得自己很愛孩子,顧影自憐着為孩子的付出和犧牲。其實,孩子一直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毫無保留地愛着我們。

女兒是小棉襖,那兒子是什麼?這個比喻太扎心了 - 天天要聞

有一次我帶着女兒和兒子在樓下玩,看到一位頭髮花白步履蹣跚的老太太。

女兒問我:「媽媽,你以後也會這麼老嗎?」

我說:「會啊!」

女兒一下子紅了眼圈,傷心地說:「媽媽,我不要你老,不要老嘛!」

一旁的兒子趕緊安慰姐姐:「姐姐,你別擔心,等我長大了,我會照顧你和媽媽的,媽媽說我是我們家的小男子漢!」

我的心裏頓時湧起一陣暖流。

原來,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對我們的愛和依戀都是一樣的。

謝謝你們,我的男孩女孩!

我會好好愛你們,不辜負你們對我的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及時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着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着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 天天要聞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大家好,我是辣媽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有時候,我們隨口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強大的種子,讓他們的內心越來越堅韌。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這兩句話,就是這樣的魔力源泉。 「我相信你可以」這句簡單的話語,卻蘊含著無盡的鼓勵和信任。信任不是廉價的誇讚,而是對孩子潛能的「莊嚴托...
李佳琦回應媽媽直播帶貨:她說她正是拼的年紀 - 天天要聞

李佳琦回應媽媽直播帶貨:她說她正是拼的年紀

5月5日,美腕旗下「所有爸媽的幸福家」直播間開播,知名網紅主播李佳琦的媽媽李文利受邀參加直播。據悉,李佳琦近日在直播中表示,「我媽現在當主播了,你們跟我媽說一下,讓她就是嚴謹講話,因為我媽比我還誇張……」他展示直播間畫面並稱他媽媽在賣黃金。
王學廣:「老講解」成了我的另一個名字 - 天天要聞

王學廣:「老講解」成了我的另一個名字

5月初,「瓊崖革命的搖籃」定安母瑞山,逐漸升騰起夏日熱烈的氣息。7日午後,88歲的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終身名譽園長、義務講解員王學廣戴上老花鏡後,又從書堆里翻出了一沓紙頁,可以明顯看到,其中半數已經泛黃。 王學廣正在翻看關於他的報道。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豌 攝 「這是我收集的《海南日報》剪報,都是有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