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童年是人生中最華美的五線譜樂章,那麼兒童就是洋溢在這塊五線譜上最多姿多彩的音符。兒童是溫室中的幼苗,兒童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兒童是純真人生的停留驛站,兒童是歡樂時光的搖籃,兒童是未來蓬勃發展的火種,兒童是鋪灑在歲月這幅畫卷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引用席慕蓉的詩句就是,「陽光溫柔稚嫩純真的季節,一顆糖果就能高興許久的歲月。」然而,你可曾想過,隱匿在那片陽光背後的陰影,時刻威脅着這個最美好的時節?

現今在世界各地,學齡兒童抽動症患病率居高不下。早在2019年美國流行醫學雜誌Neurology甚至發生了針對這個病症治療方式的質疑討論,一度成為熱點話題。而在我國,根據統計,兒童多發性抽動症發病和患病人群適齡人口也開始呈現上升趨勢。因此,我們有必要提醒各位家長加強針對其的關注和預防。
何為兒童抽動症?
兒童抽動症是一類比較常見的運動障礙癥狀。據統計有15%的兒童在人生某一階段會產生這類問題。發病於兒童以及青少年,多見於學齡前和學齡早期。

抽動症的具體癥狀表現為:一個或者多個肌肉不自主、間歇地、快速地運動抽動和發聲抽動。如眨眼、皺眉、抽動嘴角、點頭、擺頭、聳肩等等運動抽動。癥狀嚴重時還會有吸吮、咀嚼等等發聲抽動並伴隨打哈欠、跳足、甩動胳膊等諸多行為。
由於抽動症未曾為大眾所了解和認知,因而當兒童產生輕度癥狀時很容易被粗心的家長所忽略過去,甚至會認為孩子可能產生倦怠情緒,欠缺自制力。故而施以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進行管控,未曾有效地治療和疏導,反而加劇了兒童內心的困擾,產生逆反情緒加重癥狀。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上述這些癥狀,可以及時就醫,可檢查通過抽血,腦電圖以及其動態監測來確診是否患有兒童抽動症。
日常生活中的防治
兒童產生抽動癥狀的誘因有很多,在日常起居生活中,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細心地監管和看護,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癥狀產生或加劇。這裡,給諸位家長一些建議參考。
1) 電子產品的使用要適度
我們目前處於一個高度電子化和信息化的時代。無論辦公還是學習都逐步無紙化,特別是從2020年開始因新冠疫情影響,過去陌生的線上教育開始進入千家萬戶,孩子在學習上大大加劇了對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的依賴。讓本就有看電視和玩電子遊戲的孩子對電子產品更加沉迷。

在沉迷過程中,會由於專註過度,造成精神的緊張而引發抽動症的發作。因此,家長要注意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列出時間規劃表,做到學習、放鬆和健康不產生對立。
2)合理的作息時間

由於現在課業的加重,孩子在完成日常的作業後還需要預習和鞏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晚間睡眠質量下降。甚至因為課業繁重,導致深夜還無法上床睡覺,造成第二天無法正常起床。長此以往,作息規律紊亂,造成身體疲勞且引發和加劇抽動症。因此希望孩子在無論日常還是假期均需保持規律作息,不要透支健康,過度疲勞。
3)合理搭配飲食
日常生活中,因飲食的癖好,可能存在些許不規範現象。而有抽動症的孩子一般為熱性體質,誘發上火或者過度刺激和辛辣的食品是不適宜過多食用的,做好相應的飲食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對牛、羊肉等熱性肉類的食用需適當,而像花生瓜子這類堅果食品以及巧克力等糖果類的食物也要少吃。除此之外,市面上的一些功能性飲料也需謹慎食用。同時注意孩子的飲食結構,做到葷素搭配,切忌暴飲暴食。
4)保持愉悅的心情

孩子是敏感的。家長不應當給予孩子過多壓力又或者將工作及社會上的一些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時常與孩子談心交流,對課業與生活上的事情進行探討,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不受到過多壓力甚至恐慌,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度過每一天。
有效的治療手段:
孩子患了抽動症,需要及時選擇合適的方式治療。治療大都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
中藥治療:甘草、大棗、山楂、炒麥芽、焦神曲、姜厚朴、鉤藤,浮小麥,百合,炒酸棗仁,琥珀。同時給予肌苷,複合維生素B。並叮囑停止刺激性及冰凍飲料,適量體育運動。[1]
西藥治療包括可樂定、硫必利、氟哌啶醇、匹莫齊特,氯硝安定。但鑒於藥物的各種副作用,在用藥過程需謹遵醫囑,切記亂服藥物。
此外,還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可能通過調節多巴胺轉錄蛋白表達對多巴胺系統起到保護作用,維生素D缺乏可能增加抽動症發病風險。[2]
除了藥物外,更重要的是進行心理上的疏導,還孩子身心健康,讓陽光繼續綻放在燦爛的季節。
參考資料
[1] 劉芳,唐芝娟,黃禮華,農瑞珍,張文柳. 甘麥大棗健脾湯合肌苷及複合維生素B片治療小兒多發性抽動症5 6例療效觀察. 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20,2(12):1-3.
[2] 葛莉,金霞,朱麗. 25羥維生素D、神經生長因子在抽動症患兒血清中的水平及相關性研究.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20 ,11 (27):1943-1946.
(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張之藝)
■ 上海仁會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支持
本文版權屬於上海葯訊,配圖來自網絡,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