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娃收穫粉絲190萬,她哭訴:比起太懂事的,寧願要會哭會鬧的娃

2021年09月14日19:49:03 育兒 1183

「我不喜歡這樣的孩子,我不喜歡這種太懂事的孩子。」

在近期上線的倡導家庭平等溝通的親子代際觀察節目《敞開心扉的少年》中,一位媽媽對着自己的兒子哭訴道。

曬娃收穫粉絲190萬,她哭訴:比起太懂事的,寧願要會哭會鬧的娃 - 天天要聞

圖源《敞開心扉的少年》

為什麼她會有這樣的訴求?「懂事」的孩子不是家長們最喜歡的嗎?跟着聰聰往下看吧~

曬娃收穫粉絲190萬,她哭訴:比起太懂事的,寧願要會哭會鬧的娃 - 天天要聞

「一切都是我的問題」

上文提到的媽媽,在某音上坐擁190萬粉絲。

曬娃收穫粉絲190萬,她哭訴:比起太懂事的,寧願要會哭會鬧的娃 - 天天要聞

但真正火爆出圈的,不是節目中的哥哥,而是妹妹。相信不少人用過或見過她的表情包。

曬娃收穫粉絲190萬,她哭訴:比起太懂事的,寧願要會哭會鬧的娃 - 天天要聞

無論是粉絲還是爸爸,焦點都放在了妹妹身上,哥哥似乎成了背景板。

但讓哥哥感到心理上巨大的落差,並不是因為妹妹在外有超高人氣,而是父親對妹妹的過分偏心。

在家裡,妹妹幾乎不用做事,哥哥卻會被指揮做各種事情。如果做得不到位,還會被爸爸批評甚至動手打。

曬娃收穫粉絲190萬,她哭訴:比起太懂事的,寧願要會哭會鬧的娃 - 天天要聞

圖源見水印

不僅如此,爸爸對哥哥的成績要求也很嚴苛。因為成績下滑,爸爸就撕了他以前的獎狀。帶妹妹出去玩時,卻讓哥哥在家認真學習。

即便遭遇種種不公平的待遇,哥哥也沒有抱怨過父母,而是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在自己身上。

曬娃收穫粉絲190萬,她哭訴:比起太懂事的,寧願要會哭會鬧的娃 - 天天要聞

圖源見水印

萬幸媽媽看到了哥哥受的這些委屈,她才會由衷地說,比起懂事的孩子,她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會哭會鬧會跟她大聲地笑,有一個孩子的樣子。

太懂事,是一種變相的討好

我們希望孩子聽話懂事,不要給自己添麻煩……然而真相卻是,只有那些在生命最初的關係里,經歷過無數次的無視,經歷過很深很深的絕望的人,才會變成一個異常乖巧且懂事的人。

教育學者尹建莉表示,當孩子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符的懂事、乖巧,其本質是孩子對自己的扭曲,是長期不被尊重、心理邊界被長期侵犯,個人意志被長期踐踏的後果

在日本著名小說家太宰治最具影響力的小說作品自傳體小說《人間失格》里,主人公葉藏便是一個過早「懂事」的孩子。

他不遺餘力地討好別人。兒時,他裝扮小丑只為了逗同學的開心,揣測着換掉自己想要的禮物只為迎合父親。成年後,他依然改不了討好的習慣。

他說:「從孩提時代起,我就一直在討好周圍的人,那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

然而,青年葉藏在壓抑和痛苦中,依然走上了消亡的路。

曬娃收穫粉絲190萬,她哭訴:比起太懂事的,寧願要會哭會鬧的娃 - 天天要聞

太懂事,是一把雙刃劍

孩子過早的「太懂事」,看似能提前獲得世俗價值觀體系里的稱讚,家長也倍有面子,但是卻容易折損孩子追求自我、探索世界的動力。

換言之,孩子最可貴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自我意識,在「太懂事」中不斷折損,直至變成「無趣」的大人。

不僅如此,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小時候越懂事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心理問題越多。因為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肯定為生活主導,失去自我表述的聲音,忽略自己真實的需求,內心壓抑得十分痛苦。

長大之後,他們仍然不會拒絕他人、習慣討好他人。無論在工作學習還是在戀愛婚姻中,也總是卑微付出,不斷內耗。

曬娃收穫粉絲190萬,她哭訴:比起太懂事的,寧願要會哭會鬧的娃 - 天天要聞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這樣做

除了極少數的孩子天生老成,大部分孩子的天性都是調皮、搗蛋、有着成年人沒有的隨心所欲,想哭就哭、想要就要。

作為孩子最信任、最依賴的家長,如何守護孩子的天性?

  • 孩子頂嘴?沒關係

家長總會把孩子頂嘴當作是叛逆不聽話的表現。其實,頂嘴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和覺醒。心理學界研究發現,孩子的成長會有 3 個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是 2-4 歲,他們會通過搖頭,「不」、「不是」等語言來表達自己初期形成的主觀意識;

第二個叛逆期是 7-9 歲,他們開始有獨立意識,對外界的各種規則感到不滿,有時甚至不講道理;

第三個叛逆期是 12-17 歲,他們處於青春期,對個體的獨立、自由的追求更甚,討厭被束縛。

孩子頂嘴,並不一定他「不聽話」、「沒教養」、「故意作對」,而是他們願意溝通,正在採用語言的形式與父母交流,尋找自我、建立個性、樹立價值觀的表現。

面對孩子的頂嘴,千萬不要用語言暴力甚至武力逼迫孩子妥協、聽話。

曬娃收穫粉絲190萬,她哭訴:比起太懂事的,寧願要會哭會鬧的娃 - 天天要聞

  • 不要輕易誇讚孩子「懂事」

被認真看見並尊重的孩子,才會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

作為家長,不要向孩子傳遞出「因為你懂事,所以我喜歡你」的信息,而是要透過孩子的順從乖巧看到他的不安,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感受,不壓抑自己的情緒。

  • 在思維層面上,鼓勵孩子「不聽話」

兒童編程之父、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學習研究教授米切爾·雷斯尼克在《終身幼兒園》一書中指出,未來 2/3 的人將從事目前尚未發生出來的工作。要想在變化如此快速的世界蓬勃發展,創造性地思考和行動的能力變得前所未有地重要,我們將需要越來越多「X型」創造型思考的人

在現代教育體系下培養出來的大多是聽話懂事的「A型學生」,門門考試都得A,但是缺乏一種創造力和創新精神。

作為大家,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在思維層面上「不聽話」,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的想像力,激發創造力。

曬娃收穫粉絲190萬,她哭訴:比起太懂事的,寧願要會哭會鬧的娃 - 天天要聞

圖源英荔創造樂園,孩子們動手創造 AI 作品

不管是「乖孩子」還是「熊孩子」,培養孩子獨立健全的人格和富有創造力的思想才是教育孩子的重點。作為家長,尊重並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允許他做自己,才能讓他步入社會之後也能獨立自主地應對各種考驗,他的生命多一份收放自如。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母親節那天,婆婆給我20000,媽媽的態度讓人心疼 - 天天要聞

母親節那天,婆婆給我20000,媽媽的態度讓人心疼

文/七夢原創故事,素材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禁止抄襲,已開通全網維權,轉載必究導語:母親節那天。我還沒有給婆婆發紅包。結果她卻先給了我20000塊。我給我媽媽發紅包她不接。於是,我偷偷回家。結果,卻見到了令我難受的一幕。01.當我回到了家
阿崗鎮開展「書香頌母愛共話好家風」家長夜校親子活動 - 天天要聞

阿崗鎮開展「書香頌母愛共話好家風」家長夜校親子活動

在母親節來臨之際,為弘揚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傳承優良家風文化,厚植家國情懷,5月9日下午,阿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鎮婦聯開展「書香頌母愛共話好家風」家長夜校親子活動,通過親子共讀、家風分享等形式,讓家長與孩子共同感受母愛的溫暖,領悟家風的
今年頭水青頭菌上市 - 天天要聞

今年頭水青頭菌上市

昆明信息港訊(昆明日報 記者楊敏)一場大雨過後,各地的野生菌紛紛上市。5月12日,來自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的消息,今年第一批青頭菌從貴州來到昆明市場,吸引食客前來購買。「8點左右,我發現市場里有了今年首批青頭菌,來自貴州,大約有5公斤。」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市場部主管翟占世介紹,當天上市的青頭菌售...
金龜子女兒回應「蹭金龜子流量」:我媽努力一輩子,不就是讓我蹭嗎 - 天天要聞

金龜子女兒回應「蹭金龜子流量」:我媽努力一輩子,不就是讓我蹭嗎

近日,金龜子劉純燕和女兒王逸宸一起直播引發關注,有網友稱王逸宸是在蹭媽媽金龜子的流量,王逸宸在直播中進行回應。5月12日,相關話題#金龜子女兒回應蹭媽媽流量#登上熱搜榜。王逸宸表示,「(有網友說)你不是蹭媽媽的流量?我媽這麼努力一輩子,不就是為了讓我蹭嗎?那我努力一輩子,不就是為了讓我兒子蹭嗎?您多努努...
破繭重生:一場與自我決裂的精神斷奶 - 天天要聞

破繭重生:一場與自我決裂的精神斷奶

#情感#​情劫的本質:精神臍帶的二次撕裂成年人的情感困境本質上是精神斷乳的滯後。我們總以為脫離母體便算獨立,卻未曾察覺精神層面仍延續着嬰兒般的寄生模式。當情感關係成為新型精神臍帶,分手時的劇痛實則是被強行剪斷共生關係的應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