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兒媽
編輯\欣兒媽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除了生理會出現明顯變化以外,心理也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而「厭學情緒」則是其中最關鍵的一點。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厭學情緒就如同驚鴻一瞥,只要家長引導及時就能夠恢復學習興趣,而對於一些孩子來說,只要已出現「厭學情緒」,就如同附骨之蛆一般揮之不去。
媽媽出奇招帶孩子體驗生活,一個月後卻後悔了
對與孩子厭學,每個家長都有不同的應對方法,前不久就有一位媽媽出奇招,帶孩子下工地體驗生活,試圖讓孩子能夠知道讀書的好,可是沒曾想一個月後就後悔了。
陳女士的孩子上學期被老師投訴無數次,並且已經有了明顯的厭學情緒,陳女士就趁着孩子放暑假,便帶着孩子來到了自己工作的工地打零工,心裏想着「既然你覺得學習不好,那就讓你知道工作的苦」的想法,可是事情發展真的會像她想的那樣嗎?
剛去的第一天,一開始孩子面對着水泥鏟和水泥沙子顯得有些茫然不適應,這讓陳女士心中暗喜:臭小子肯定沒幾天就知道讀書好了。
快開學了,陳女士問兒子:「賺錢容易嗎?還是讀書好吧?」
陳女士則傻眼了,眼見一個月期限馬上要過了,孩子卻還沒跟自己說打工不好,自己想要讀書,莫不是真的喜歡上了工地?
快開學了,陳女士問兒子:「賺錢容易嗎?還是讀書好吧?」
「媽媽,我覺得工地挺好,我不想讀書了」,孩子的話一下子就讓陳女士傻了眼,她也是十分犯愁,這可如何是好,於是她將這個事情發佈到了網絡上,徵求網友們的幫助,網友們也是在下方評論:
「這下可好了,孩子更不想學習了。」
「這孩子遲早有一天會吃到沒文化的苦!」
「這位媽媽的方法怎麼和別人不一樣呢,換個方法會不會好點?」
其實,這位媽媽的做法是沒錯,但是也是不夠恰當,當孩子出現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不妨採取下面的措施。
家長如何應該對孩子的厭學情緒?
- 為孩子規劃學習順序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難題給孩子帶來挫敗感,家長可以讓孩子先從簡單的開始,先完成會做的部分,再與家長共同完成不會做的部分,循序漸進培養孩子的學習樂趣。
一味地死磕難題只會讓孩子的學習效率下降,並且會給家長一種孩子寫作業拖拉的錯覺,家長也很可能會誤會孩子。
- 給予孩子鼓勵
家長對於孩子完成積極完成作業的行為一定要鼓勵,一定要避免用負面語言去評判孩子,更不要打擊孩子的學習熱情。
家長對孩子的鼓勵永遠是孩子學習的最大動力,只有家長理解支持鼓勵孩子,孩子也才能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家長要多陪伴孩子
許多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往往喜歡盯着孩子寫作業,而自己在一旁看着電視電影,這樣無疑是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的。
陪着不等於陪伴,試問你在工作的時候,有一個人在旁邊玩着手機你又會是什麼感想呢?
欣媽說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厭學情緒是每個孩子在青春期都會經歷的事情,家長如何對待孩子的厭學情緒則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所以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顯得至關重要,只有增強彼此的親子感情,才能夠讓孩子對家長敞開心扉,家長也能更容易明白孩子想的什麼。
我是欣兒媽,一個立志為大家帶來育兒好文章的寶媽,喜歡我的話就關注我,幫忙點贊轉發文章支持我吧!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