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演技!爸媽這樣子「裝傻」,孩子會更聰明?

2021年05月11日23:19:36 育兒 1214

很多媽媽都深有體會——在家帶娃比上班還要累!

寶寶總把飯桌搞得一團糟,你只能追着耐心喂;

玩具灑一地,你又忍不住統統分門別類;

穿衣服搞半天還穿反,你無奈只能親力親為……

可是,正因為你這樣事事操心,寶寶才一直學不會啊!

父母需要適時地剋制住自己替寶寶解決問題的衝動,引導他一點點地練習,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輕鬆應付未來種種挑戰。

拼演技!爸媽這樣子「裝傻」,孩子會更聰明? - 天天要聞


不是孩子不夠聰明,是父母不會「裝傻」。

很多時候,父母表現得太強,無形中既阻斷了寶寶的學習機會,也傷害寶寶的自信、自尊。

·

總是「幫」孩子做事。

·

比如:寶寶想用積木搭房子,你直接就幫他搭好了;不會做的數學題,直接告訴他答案了。

一看到寶寶遇到一些小困難,就迫不及待地告訴他「你應該這樣這樣做」,那留給孩子自主思考的空間就少了。

·

總是「誇」寶寶。

·

特別是動不動就誇寶寶「聰明」「真棒」,這種流於形式且抽象的表揚方式其實很容易誤導寶寶,促使他去做一些「看起來聰明」的事(比如他會挑一些更容易完成的拼圖)。

不敢挑戰、無法面對挫折,寶寶又如何能提高能力呢?

拼演技!爸媽這樣子「裝傻」,孩子會更聰明? - 天天要聞


·

不讓寶寶「幫忙」。

·

隨着大肌肉和精細動作能力的提高,寶寶迫不及待地想要試試自己的能力,幫幫你(也許更多是幫倒忙)。

但如果你對於他的「摻和」總是連忙擺手,甚至說「走開走開,別搗亂」,這不僅傷害他勇於嘗試的心,也會影響他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

要寶寶「聽話」。

·

如果父母喜歡擁有絕對的「家長權威」,即便自己做錯了,也不容許孩子質疑,反而責怪孩子頂嘴不聽話。這樣不但不利於孩子樹立是非觀,也讓他變得不敢表達。

拼演技!爸媽這樣子「裝傻」,孩子會更聰明? - 天天要聞


爸媽應該如何聰明地「裝傻」呢?

爸媽聰明地「裝傻」,孩子才有變聰明的空間。

下面是幾種「裝傻」常用套路,值得參考▼

·

「我不知道,寶寶你覺得可以怎樣做呢?」

·

寶寶遇到小困難時,父母可以「裝裝傻」,給他一些思考的空間,讓他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你可以給他一點點提示,但不要直接告訴他答案。

比如:

「玩具車不動了,寶寶看看是哪裡出問題?開關沒開?輪子壞了?還是電池沒電了?「

·

「我不會,寶寶你教我吧!」

·

當寶寶對某些東西表示出興趣,或是掌握了某種新技能時,父母可以「裝裝傻」,虛心求教。讓寶寶在「教」的過程,鞏固記憶,加強認識。

比如:

「寶貝,你唱的歌很不錯,教媽媽唱一下吧!」

·

「媽媽忙不過來,寶寶你幫幫我吧!」

·

如果孩子表現出想要參與你們正在做的事,那你不妨「裝裝傻」,給他一個幫忙的機會,尤其是一些需要協作才能完成的工作。

比如:

「媽媽要做午飯了,寶寶,能幫我把米洗一洗嗎?」

「寶寶,媽媽正在畫太陽,寶寶可以幫媽媽畫一朵雲嗎?」

·

「我忘了,寶寶你記得提醒我哦!」

·

生活中,我們需要培養寶寶一些良好的習慣,但想讓他記住,除了正面灌輸,有時也需要「裝裝傻」,幫助他加深記憶,提升他的生活能力。

比如:

你可以試試忘記帶鑰匙、忘記鎖門、忘記關水龍頭,然後讓寶寶幫忙提醒。不久之後你會發現,「小小管家婆」會提醒你好多事情呢,同時他自己也會養成這些好習慣。

拼演技!爸媽這樣子「裝傻」,孩子會更聰明? - 天天要聞


「裝傻」要注意分寸!

什麼時候該「裝傻」,什麼時候不該「裝傻」,注意時機與場合。

孩子越大,「裝傻」的技巧就越要講究。比如在孩子求知慾爆棚的「十萬個為什麼」時期,他誠心向你請教問題,可不能一直「裝傻」糊弄哦。

哪些事該「裝傻」,哪些事不該「裝傻」,要注意分寸和尺度。

父母「裝傻」是為了給寶寶自己探索、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但前提是,面對的挑戰和困難是要符合寶寶能力且安全的,否則他力有不逮,只會徒增挫敗感。

「裝傻」要裝得認真。

這是考驗演技的時候了,「裝傻」時情感和眼神都要到位,全程充滿愛意,不要敷衍與不耐煩,並且小心被寶寶識破哦。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裏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着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在商河,「花香媽媽」承載着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守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成長。苔花雖小,也學牡丹盛開。這些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綻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樣。以愛之名的旅程陽光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