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雞娃,就佛系?世界上不只有這兩種媽媽

2021年04月20日22:56:24 育兒 1794

上次直播,一位媽媽問我:

「真心媽媽,你老勸我們不要雞娃,那你一定是佛系媽媽吧?」

我想了想,我確實不雞娃,但怎麼就佛系了呢?

孩子出生之前,我就看了好幾十本育兒、家教書,孩子出生十幾年,那些書幾乎擴展到了我書桌背後整面牆的書架;我和真心爸爸倆人關起門來討論如何帶好孩子,累計花費了數千個小時;我們陪孩子聊天,帶孩子旅行,跟孩子討論各種各樣的話題;從孩子還是小嬰兒起,就摸索引導他們自主閱讀的方法,把他們培養成了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超強的孩子……

我們只是不陪孩子寫作業,不花費無數時間「讀書給孩子聽」,不送孩子做這樣那樣的啟蒙、培優、補習、強化,不逼着他們非得具備某項「拿得出手」的才藝而已。

這樣要是敢叫「佛系」,恐怕得被認為帶娃就該雲淡風輕的媽媽們給踢出佛系媽媽群吧?

不雞娃,就佛系?世界上不只有這兩種媽媽 - 天天要聞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媽媽們在網絡上就自動被分成了雞娃媽媽(或者叫雞血媽媽)和佛系媽媽兩大陣營,如果你不雞娃,那你一定就是佛系媽媽,如果你不「佛」,那就一定是雞娃媽媽。

流行的標籤確實為人們提供了很方便的表達,很多人也喜歡用這樣的表達,但卻很少想到,自己的思維方式,是否正在被這些流行語給大大簡化?自己的思考深度,是否也正在被它們給「削薄」?

世界上當然不只有「雞娃」和「佛系」兩種媽媽,養育孩子如此複雜的工作,也不是只要在「高壓」和「放養」兩種方案中選擇其一,就能高枕無憂或者心安理得。

事實上,更多找到了「勝任感」的媽媽,是既不盲目雞娃,也不追求佛系的,她們只是很努力地讓自己具備更強的「做媽媽的能力」,然後自然地在孩子身上獲得了努力的成果。

不雞娃,就佛系?世界上不只有這兩種媽媽 - 天天要聞

那麼,做媽媽的能力從哪裡來呢?我想,來源可能有三個:

其一,紮實、長久的學習。

任何一種高超的職業技能,都離不開足夠紮實、足夠長久的學習。做媽媽也是。

只看一本書、只學一年半載,成不了勝任的媽媽。但如果你能認認真真地看上十本八本甚至更多重要的家庭教育著作,如果在孩子出生前直到他們長大離家,一直在提升自己做媽媽的能力,想要不勝任,想要分分鐘抓狂,恐怕也很難。

你會很篤定地知道,自己做什麼,才能幫助孩子發展能力,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具備更健康、完整的人格,也知道雞娃和佛系,都不是最能夠幫助孩子成長的教養方式。

其二,「成功做好自己」的經歷。

在媽媽角色之外,我們首先是一個獨立的人,得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媽媽。

有「成功做好自己」的經歷,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是如何成長、如何具備某方面能力、如何變得更自信、更幸福的,也會知道,哪些因素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負面作用。

你會把這些認知和經驗,自然地用於育兒和家庭教育工作,能夠理性選擇自己的教養方式,也會謹慎地避開可能遭遇的「深坑」。

如果連「做好自己」都做不到,我們又如何敢確信,自己選擇的教養方式,比如雞娃,比如放養,或者某種其他方式,就一定能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更好的人生呢?

這事,恐怕相當於你給孩子找了個游泳教練,而那個人自己都不會游泳。

其三,不斷調試的育兒實踐。

做到能紮實長久地學習、能「成功做好自己」還不夠,畢竟我們都是第一次當媽媽,在這樁工作上,經驗還遠遠不足,一定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得不做個磕磕絆絆的「新手」,即便過了新手期,也還會不斷遇到新問題、新挑戰。除了持續進行自己的實踐,我們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當然,只埋頭實踐也遠遠不夠,因為你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在某段時間,因為各種原因,採用了完全錯誤的方式,而在育兒這件事上,長時間堅持錯誤做法,是很可怕的——你沒有辦法重來。

所以,我們得在實踐中學會覺察錯誤,然後及時調試。

比如,你發現自己越來越急躁、越來越不快樂,一定得及時覺察,有些地方出了問題;你發現孩子越來越不安、越來越沮喪,也一定得及時反省,是不是自己用錯了方法。

我遇到太多媽媽,都缺乏覺察和調試的能力——她們更喜歡一條道走到黑地去管教孩子,同時無比堅信自己一定做得很對。

不雞娃,就佛系?世界上不只有這兩種媽媽 - 天天要聞

我想,每一位在提升「做媽媽的能力」上下足了功夫的媽媽,都會對「雞娃媽媽/雞血媽媽」和「佛系媽媽」的標籤避之唯恐不及,因為她知道,如此簡單的二選一,簡直形同兒戲。


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專註育兒話題,陪伴父母成長

兩孩爸媽,家教育兒研究者,終身學習的斜杠中年,只論實相,不煲雞湯,提供幫助,不賣焦慮。已出版《育兒基本》《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閱讀手冊:成就孩子一生的閱讀培養法》,各大網店及實體書店有售。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二胎月子的一日5餐,居家月子餐也很美好,月子不焦慮啦! - 天天要聞

二胎月子的一日5餐,居家月子餐也很美好,月子不焦慮啦!

隨着二胎政策開放,好多人也紛紛響應國家號召,都生了二娃,其實我感覺二娃真的好有必要。有兄弟姐妹多好啊!父母總會老的,到時候他們有個依靠,雖然現在的養娃壓力大點,以後他們負擔也輕一點吧!我相信一胎二胎坐月子一定會有很大區別,一胎是沒有經驗,二
男童出生被羊水嗆到釀成悲劇,醫生拼力搶救活了下來,如今怪病纏身苦了奶奶 - 天天要聞

男童出生被羊水嗆到釀成悲劇,醫生拼力搶救活了下來,如今怪病纏身苦了奶奶

那個被羊水嗆到的小女孩,再搶救了22天後還是不幸地離開了,老袁聽到這個消息,心率瞬間飆升,沒過多久就暈倒在重症室門口。等老袁醒來,天已經黑了,顧不上說半句話的她急忙衝到了重症門口。「乖孫兒,不怕昂,咱們是幸運的娃娃」,老袁在門外低聲祈禱,門裡的孫子與那個離世的小姑娘一樣,同樣是被羊水嗆到,目前孫子還在...
保姆的修養(518)沉默的媳婦絮叨的婆 - 天天要聞

保姆的修養(518)沉默的媳婦絮叨的婆

家政行業亂象叢生,各種家庭五花八門,本文僅代表個別現象,請理智看待,不要上綱上線,對號入座!謝謝!正文:周六是悠閑的一天,也是忙碌的一天,悠閑是早上可以睡到日上三竿,忙的是中午要去爺爺奶奶家吃飯,晚上要去姥姥姥爺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