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為零的中年人,真的不會被鄙夷嗎

對於我這樣一個社交為零的中年人來說,人生的旅程中似乎缺失了那一份與他人的親近和交流。然而,越來越多的獨處,也讓我漸漸明白,人生並非只有通過社交才能實現心靈豐滿的。

我曾經也試圖融入人群,與朋友們分享生活的點滴,但我很快發現,大部分的友誼似乎只停留在表面的交流。我們互相傾訴着彼此的喜怒哀樂,卻很少涉及到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更多的是不停的消耗,表面的關係真的很累。

工作以後,圈子窄了,人際關係卻變得複雜。越來越多的無效職場社交並不能帶來快感,還得時不時應對在這種場合射過來的「冷箭」。有的同事就喜歡刺探同事的家境,有的同事就愛八卦其他人隱私,還有些人你根本看不上也合不來,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上的同時還要花費精氣神去對付這些人,戴着面具強顏歡笑,這不等於是給自己添堵嗎?

直到近些年,我逐漸減少了與朋友的聚會,慢慢地變為零,甚至避免與親戚的接觸。我並不是不喜歡他們,而是我發現自己很難真正地融入到這樣的社交圈中。我開始享受獨處的時間,讓自己的心靈得到真正的放鬆和沉澱。



然而,畢竟小眾化的選擇會遭到鄙夷。我的婆家人對我是頗有微詞的,他們認為我是一個無用的人,看不起我,甚至當著我兒子的面指責我。越是這麼說,越是讓我想遠離他們。當然,我也承認他們的一部分是正確的,可能對家庭來說,確實沒有什麼值得奉獻和付出的東西。

儘管如此,我並沒有因此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堅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和價值,開始更加專註於自己的內心世界。哪怕是一個人發獃。



畢竟,和朋友關係的維護是需要消耗精力的,還不如一個人,各種攀比非常累,不如多看看書、追追劇,有空去健身房鍛煉,充實提升自己。

好吧,我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雖然我曾經因為缺乏社交而感到孤獨和無助,但現在的我更加獨立和自信。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價值,無人生短短几十載,與其花心思討好別人,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能得到放鬆或者愉悅的事情上來,為自己建造一個不被打擾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