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生花創作挑戰#如果說人生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這一句話是成立的,那麼,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處於逆境之中。比如說當別人的錯誤傷害了自己的時候,那種處於逆境中的人們,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還是用一種寬容的方式去原諒那些愚蠢的行為對自己造成的傷害。
事實上,對於一些每一個身處在逆境中的人們來說,該怎麼面對那些逆境,都是值得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最近剛完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相信》,作者是一位漸凍症患者。
從這本書中讓我看到了一個人在身處絕境中的時候,仍然可以用一種更積極的方式去面對。即便是知道成功的幾率很小,作者仍然義無反顧的選擇了用一種超乎常人想像的方式,去面對這個世界上公認的難題。他所做出來的努力,讓更多的漸凍症患者燃起了希望。
某個層面上來看,無論是任何人,都會經歷過人生中的逆境。在那些逆境之中,往往會有一些讓人難忘的體驗,在那些體驗中,既有走出逆境的欣喜,又會有在逆境中的萎靡。
其實,不管是走出逆境的欣喜,還是在逆境中的萎靡不振,都將會成為人生中的一部分。當時過境遷之後,再回看那些人生經歷的時候,大概率上是會有一些不同的感受,那些感受常常是一種人生總結,在那些人生總結中,經常會有一些當初如果能夠堅持一下,可能就會有不錯的結果。
某些方面來看,當一個人處於消極狀態中的時候,大概率上是會出現乏力、怠惰的情況,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亦是一種自我保護。這樣的自我保護,也是一種生理上的直接反應,也可以說,你並不比別人特殊,你有的情況,別人也會有。
不同的是,當一些狀況出現的時候,由於處理的方式不同,其結果亦是大相徑庭。想像一下,如果一個人是處於消極怠惰的狀態,很有可能會在情緒上反應出來,這樣的反應,不僅會影響到做事情的效率,而且還會影響做事的質量。
每一個人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我們不喜歡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可是又不得不做的時候,往往會採取消極怠工的方式,以表示抗拒。反之亦然,當我們喜歡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常常會有一種積極的方式顯現出來。但是,這樣的一種方式並不會持續很長時間,隨着喜歡程度的減弱,積極的狀態也是會逐漸減弱。
另一個方面來看,很多時候,這樣的做事方式會延續下來,尤其是養成一種習慣之後,更多的會影響到做事的態度。比如說對一些喜歡事情表現出來的熱衷,對一些不喜歡事情表現出來的抗拒,這樣的區別對待,很有可能讓我們錯過一些對我們很重要的事物,那些錯過,有可能會改變人生軌跡。
是這樣的,如果一個人能夠養成一種積極的狀態去抵禦人生中的逆境,很有可能會養成一種這樣的習慣,當這樣的習慣養成之後,很大程度上會更具有抗壓能力。以前面提到的《相信》這本書的作者,他之所以能夠做出那些讓人讚歎的事情,更多的是一種對人生的熱愛,還有相信相信的力量。
反過來看,我之所以能夠堅持一路寫下來的原因,亦是相信通過輸出倒逼輸入,用這種方式去閱讀和理解更多的事物,進而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記得有這樣的一句話,人生中的逆境都是上帝給的禮物,每一次的跨越,都是一次人生中的逆襲,這樣的逆襲亦會是一次不平凡的經歷。#讀好書有感悟# #焦慮中尋找好書# #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