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與人相處,多長這些「心眼」,為自己留好退路

年輕的時候,感覺人與人之間有真情相伴,有患難之交,付出真心,認為那才是真性情;隨着歲月的更迭,年歲漸長,現實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走得太近是災難。

成年人的世界裏,「親密無間」少,更多的,反倒是「距離產生美」。尤其是退休後的相處,彼此間還是有些距離得好,無害人之心,但要有防人之意

千萬不要覺得「人老了,心就軟了」的感覺,很多時候,我們就如《教父》里所說的那樣:沒有界限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界限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有人說,每一場劫難,都會在不經意之間來到我們的身邊。年輕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了不起,不懼怕生活里的一切問題。到了一定的年紀了才突然明白,自己在這個世界,其實是如此「無能為力」。

退休後的我們在與人相處的時候,請多長這些「心眼」,為自己的晚年留好退路。

交淺言深的人,別輕信

池莉說:「靠譜,說起來簡單,落下去複雜;聽起來像感覺,做起來是原則。」

茫茫人海,我們會與很多人相處,和不同的人產生交集,哪些人值得我們交往,哪些人只是緣淺情淺的人,需要我們學會甄別。

退休後的我們,需要學會保護自己。《增廣賢文》有言:「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與人交往,說話的深淺,要根據彼此間的關係,而不是逢人就掏心掏肺地全部說出來,這樣往往會使自己常常陷入被動的局面。

其實,退休後的交往,大多數是幾十年不相識的人,你說的話越多,被有心人利用的機會就越多。唯有掌握好說話的分寸,才不會惹禍上身。

我們鍛煉隊伍里的56歲的范姐,是個熱心且好客的人,對誰都是一番好心。然而,她的好心往往被別人利用,甚至還會傷害到她自己。

在一次比賽前,有人找到范姐,想知道她比賽的套路,人家只是誇獎了她一番,請她給自己的套路指點一下。范姐就全心地認真起來,從基本功,到拳勢的轉換,一點點地跟那個人講解。結果到了比賽的時候,人家比范姐提前出場,打的卻是范姐的套路。

范姐這才知道自己被別人給「套路」了,也終於知道為啥老師傅告訴她,少說話,多看,多思是為啥了。對於那些交淺言深的人,要學會敷衍,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話,往往是「套路」。

說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深度。對於我們退休人員來說,語言,是社交的橋樑,對不熟的人訴「衷腸」,就是給了對方傷害你的的權力。

很多時候,你說話的程度,決定着你是否有退路,交淺莫言深,是自我保護的社交潛規則

邀請投資的人,別摻和

有位作家曾說過,年輕時覺得錢很重要,如今老了,深以為然,錢真的很重要。

退休後的我們,掙錢能力下降,就要學會守住自己的積蓄,千萬不要被有心人惦記上。

當有人詢問你的收入和家庭財物的時候,要學會只說三分話,尤其是那些邀請你投資的人,有多遠就離他們有多遠。

這種人不僅嘴皮子好使,還會演戲。我們普通人有時候會經不起他們的「誘惑」,自保的辦法就是遠離。千萬不要想着,我就少投一點試試,往往就是這種心理,讓別人給你一點點甜頭,你就會把身家全部投入。

68歲的老李就是因為這個,最初投入5萬,每月有高額利息到賬,逢人就說這是真的,自己也把所有的養老錢都投資進去,不到半年的時候,人都找不到了,報案又如何,還不是石沉大海的多。

上火的是自己,被家人埋怨的是自己。這就是典型的人性里的貪。只要我們不去貪戀那點蠅頭小利,就不會有試一試的想法去摻和,也就不會上當受騙。

見不得別人好的,請遠離

東野圭吾說:「世界上最難以直視的,一是太陽,二是人心。」生活里總有些人見不得身邊人比自己過得好,聽到別人誇獎子女孝順,就對人家說子女是因為啃老才孝順;看到別人有新首飾時就會說些酸話挖苦別人,處處都要自己掐尖要強,看不得別人一點好。

退休後的我們,會參加社區或者廣場里的集體活動,會遇到我們從未相識的人,這就需要我們學會甄別人,那些在人群里總喜歡指責別人,說別人壞話的人,還是遠離些的好。既不要直接得罪她,也不要輕易地相信她。雖然她沒有害你的意思,但說是非的人必是是非人

記得有個電影里的片段,在簍子里放兩隻以上的螃蟹,就不用擔心它們會爬出來。因為,每當有螃蟹想往外爬,另一隻便會把它拖下來。這就是心理學裏的「螃蟹效應」。生活中,總有人活得像簍子里的螃蟹,看到身邊的人過得比她好,就拚命地說別人的壞話。

退休後,遇到這樣的人,一點要學會遠離疏遠,否則你的善良或許被糟蹋,你的好心會被這樣的人當成驢肝肺,不僅對你沒有一點好處,還會無事惹生非。

關係再好,也要懂分寸有界限

邦達列夫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無論關係多麼的好,交情多麼的鐵,也要學會保留分寸界限感,就是為自己留退路。

退休後,我們已經退出了職場,與人交往要懂得不要太極端,學會留餘地。不要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搞得太過親密或是太疏遠。

學會與人保持距離感,是我們退休後的一種智慧。關係再好,也不要「口無遮攔」,總以「有口無心」為借口的人,只會讓人厭煩,不會有真心朋友。

56歲的張姐覺得自己跟好友之間關係親密,說話直接,總是插手好友的家務事,說多了,做多了,不僅沒有得到好友的感謝,反而讓好友越來越遠離她,覺得張姐不僅沒有分寸,還越界,管好自己家就行,插手別人的家務事,往往只會招來仇怨,得不到感恩。

人生路上,好的關係,都是靠經營出來的。聰明的人,與人相處,善於保持分寸感,不讓自己難堪,也不讓別人不舒適。

結語:

退休後後,與人相處,學會留心眼,其實就是給自己留退路,凡事多看,多思,少說,少做。

不和關係淺的人說心裏話,才不會受到傷害;不和邀請你投資的人交往,才不會上當受騙;不和嫉妒心重的人在一起,才不會被無謂地消耗;

與關係再好的人在一起,也要做到分寸界限感,才會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守好口、守住財、做好事、認清人,淡泊安從容地過好餘生。

作者:華貴禪心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暢聊餘生時光。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