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40歲去世了留下妻兒,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不透支身體健康去賺錢

最近身邊又傳來一個噩耗,40歲的同事中年撒手人寰,倒在了中年的階段,留下妻兒相依為命。

人到了中年可能最聽不得的消息往往就是這樣的了,中年人的生活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同事給人感覺特別好,十分健談,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往往也能夠力所能及地走上前來。

在我們這些身邊人的眼中,如果說對他的印象首要的感覺他太「拼」了,與其在一個辦公室的時候,也常常能夠聽到他的經歷。

對他來說簡直就是身兼數職的代表,除了本職的工作之外,他在業餘的生活里還做着許多別人不願意做的兼職。

例如他在下班的時候甚至在晚上的時候會開着滴滴順風車,有一次他就說了自己晚上接了一個單跑了一個長途開12個小時的車。

直到他這一次因為肝臟衰竭而丟掉了所有的工作與世長辭再也沒有了拼搏的模樣。

直到我們在生活當中經歷了太多的傷痛,慢慢才知道對於成年人來說最大的清醒就是不要透支自己的身體健康而去換取生活的財富。

同事是這個家庭的頂樑柱,也是這個家庭的靠山,一旦靠山倒了整個家庭就會崩塌,留給自己的親人將是更多的傷痛。

民間有句老話常常說到:「前30年拚命賺錢,後30年拚命看病」,對人生來說有時候最大的可悲之處往往就在於一場病就可能讓我們整個家庭負債纍纍,一夜回到解放前。

有時候依靠體力而賺取的生活費用可能短期內會使我們的生活有些保障,但是一旦過度透支其力從長遠的角度來說自然是得不償失。

人性有時候最大的缺點往往就是在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直到我們不再擁有才後悔莫及。

當你病怏怏的躺在病床上,甚至瀕臨死亡的時候,你才會由衷的感覺到再多的財富再多的金錢對你來說都如同夢幻泡影。

之前經歷過一次死亡的朋友說道:「幾年前我也是肝臟急性衰竭,這病是急性,不出兩周就得,當時去的頂級醫院佑安醫院,整整一個月都是保守治療,實在不行都不能換肝臟,人工肝換血搶救,各種國外先進的藥用上,才得以活,半途中又染上了麴黴菌感染,用的頂級抗生素英國的,一種葯就4000一支,沒病就是省錢,生病了,要搭進去半輩子的積蓄,還好,不幸中的萬幸,還能搶救過來。」

人一輩子,能安穩活下去,家庭幸福,身體健康,就足夠了,啥都是身外之物,只有體會到一次,才知道什麼是重要的。


人生在世,眼前財富積累的多少往往並不能夠代表我們一生的狀態,而我們的人生恰恰像一場馬拉松,有時候拼的不是起點,拼了就是我們自身的耐力,能否持續走到人生的終點才是生活的關鍵。

若不是為了碎銀幾兩,誰願意遠離家鄉,但有時候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年輕的時候把體力作為資本去賺取財富,本身就有自帶的缺陷。

人終究不會像機器那般能夠一直飛快不停地運轉,即便是機器慢慢也會老化的時候,人生更像是一場持久戰,讓自身的能量持續輸出才是一人生持久的智慧。

生活當中選擇透支自己的身體健康而去獲取人生的財富本身就是最大的風險,甚至可以說失算大於勝算,對自己來說身體不堪承受病痛之災,對於家人來說往往也是連帶的牽連,一個小小的家庭本身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也許只有在經歷病痛之後,我們才能活得更為通透與清醒。

也許對成年人來說最大的清醒就是不要透支自己的身體健康去換取生活的財富。

我是晨曦閱讀時光,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