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
一個人的注意力在哪裡,就一定在哪裡有產出。所以要少刷短視頻,內耗,閑聊,與人爭論。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目標上,做和自己有關的事情。
行動力
沒有行動想再多也白搭,時代機遇多自己不去爭取和努力也是空中樓閣。行動是治癒焦慮的最好方法,在想去做什麼而猶豫不決時,不如直接去做。只要是對自己成長有幫助的事情。
學習力
學習的過程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過程。人變得更好了,做事也會變得更好。不學習就很無知,能力是自己給自己的。
自律力
生而為人,人有其他動物所沒有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要將這些能力發揮利用好,而不得肆意妄為毫無顧忌無所事事,那樣就不配為人。
凡事有度,否則物極必反,害的是自己。
長期力
努力一個月,半年看不到效果就想放棄,短期就想見效,那是小孩子做的事情。做一件事情認定了正確的事情就要一直做下去,才會有收穫。
指向道德的手:宗教
總而言之,歸結到一點:做人。中國古代有孔子教我們"反求諸己",傳統文化的靈魂是: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西方文化中,有蘇格拉底,西塞羅教我們人生的哲學,富蘭克林教導我們自律十三條。
東西方文化都在致力於讓我們個人通過提升修養,增長能力,用智慧和行動過上更好的生活。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每個人都有一段不願回憶的時光,但是無論經歷了什麼,只要站在一個不一樣的緯度和立場上看都會得到全新的收穫和體會。
人生沒有多餘的經歷,看似命運的饋贈其實一切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那些你感到掙扎和艱難灰暗的階段,是生命想教給你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做尋常的事,順着人性做事形成習慣,經歷大多數人走過的軌跡,那也大概率成為尋常人。
逆着人性做事,經歷的心路歷程與內在世界和大多數人不同,那大概率會成為關鍵的少數。
如果知道哪些事情會導致人失敗,那我就堅決不去做。
查理芒格說:如果知道我將來會在哪裡死,那我就避免去那些地方。
這就是逆向思維的魅力,反過來,總是反過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