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小院,半生清閑

難得有一個女兒沒有課外學習的周末,我們帶着兩個女兒一起回了一趟油榨的家。

一個月前有一雙燕子在老房子的檐下築巢,女兒因為看過燕子銜着泥巴,一趟又一趟地飛回來,一點一點地把巢築起來,因為巢只築了一半,她回去以後就心心念念地想着這兩隻燕子。我們不只一次地談論,巢里大概有兩顆小小的蛋了吧,燕子媽媽應該不出去覓食,而是肩負起孵化小燕子的任務了吧,燕子爸爸是不是每天都無數次地飛出去,捉些蟲子送到燕子媽媽的嘴巴里,然後他們耳摩斯鬢,呢呢喃喃地說些悄悄話吧……

車子剛開過家門前的小河,便看見爸爸站在坡上迎我們。兩個女兒大聲地喊着:「爺爺,爺爺……」爸爸的臉上便盪起笑意。我們等不及開到家門口,便下了車。爸爸拿着根竹竿,竿上有個小竹兜,他正準備把河邊爬上架子的土耳瓜兜下來。兩個女兒興奮地圍着爺爺,看他摘瓜。我們一路往家裡走去,家門口有一片獼猴桃地,地邊栽滿了黃瓜、絲瓜,爸爸順手摘下兩根還帶着毛刺的黃瓜遞給我和女兒,我怕刺,他便用手一抹,黃瓜就光滑了。女兒等不及回家洗洗,就一口咬了下去,咔嚓咔嚓,黃瓜的汁液從她的嘴角淌了下來。還沒有走到門口,就聞到一股清香。3米多高的白蘭花開得正盛,低矮的米蘭也不甘示弱,連折耳根都開花了,散發著淡淡葯香。我一眼便看到樹上紫紅的李子。我跑到樹下,伸手摘下一顆,在褲腿上擦擦,一咬,酸甜香脆。

媽媽跟外婆聽到我們回來,都從家裡出來了,「奶奶,奶奶……祖祖,祖祖……」小女兒才2歲半,姐姐喊,她也跟着喊,家裡一下熱鬧起來。我心裏惦記着那兩隻燕子,便走進家門去看它們。巢已經築好了,內寬外窄,避風而建,泥巴一顆一顆,像用珠子串起來的藝術品。「快來看,燕子回來了……」我忍不住興奮地喊着兩個女兒,她們鬧着跑了進來。「我想搭個梯子看看裏面什麼樣子。」「不要去看,會嚇跑它們。」

「昨天下午,它們還帶來了兩個朋友,在天井裡聊天。」爸爸笑着說到。

「它們的巢好精美。」我不由得感嘆。

一家人站在屋檐下,談論起燕子的種種優點。

我一直很希望有一窩燕子能夠在我們家裡築巢,因為曾聽說,燕子特別挑地兒,要和睦溫馨的家,燕子才會去,經常爭吵,或者邋遢雜亂的家,它們是不會來的,而且它們還會給主人家帶來好運。今年燕子終於來了……

爺爺出門去摘菜,兩個小孩就跟在爺爺身後,嘰嘰喳喳,像兩隻小燕子。爺爺摘回兩個小南瓜,問豬妹妹:「彤彤,這是什麼?」豬妹妹脆生生地回答:「西瓜!」惹得一家人哈哈大笑。爺爺又去家門口的小溪里給兩個小孩捉螃蟹,一下捉了好幾隻,兩個小孩拍着手喊着:「爺爺好厲害,爺爺好厲害……」

她們一會又跑進來,給奶奶拿來剛掰的玉米,讓奶奶趕快煮進鍋里。我忙着摘白蘭,摘李子,摘黃瓜,挖菖蒲,挖蕨根……

「玉米好了……」媽媽端着一鍋冒着熱氣的玉米放在院子里的小桌上,兩個女兒迫不及待地想去拿,又在熱氣里縮回了小手。爺爺笑着去廚房拿來筷子,給她們每人插上一根玉米,她們乖乖地坐在燕子的巢下,一邊啃玉米,一邊看燕子。豬妹妹時不時地把從她嘴裏逃脫的玉米粒丟給壩子里的雞,惹得雞群一陣撲騰,她們便哈哈大笑。

吃完午飯,我跟旺哥拿着小鋤頭去屋後的山林里挖小苗。我們在一片楨楠樹林里,挖到了一棵金彈子,挖了兩顆小翠竹。我站在山坡上,看我們的房子,一座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坐落在山坳里,小小的天井下,燕子飛來飛去。遠山鑲着藍天白雲,山上一片濃綠。偶爾聽到兩個女兒清脆的笑聲。我突然好想快點變老,快點退休,回到這一方小院里,守着家裡那幾隻下蛋的母雞,種菜,種花,看燕子翩飛,聽各種鳥叫……

「再等幾年,我就辭職,我要回來種地,我要回來過這樣生活。」我背對着旺哥說到,又彷彿是在自言自語,他沒有接話,我又說了一遍:「真的!」

爸爸見我們坐在山坡上,也走了上來,「爸爸,再過幾年,我要回家來種田!」

「可以啊,那麼多地,任你想種啥都迎。」

「爸爸,我覺得好累!」

「肯定累嘛,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生活負擔,我看到你們都覺得累!」

旺哥的父母是我見過最好的父母,無論我們想做什麼,他們從不阻止,也基本不建議,只是默默支持。

我望着遠山,盤腿坐下,腦子裡開始真正空曠起來,什麼也不想……

總有一天,我要回來種菜,種花,養雞,就在這裡,就在這一方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