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警惕這3種最毒的「毒雞湯」

有時候,「雞湯」好似一種振奮劑,在你無力前行時,會跟你說:

「加油,終點就在前方」。

可有些「毒雞湯」,不僅會影響我們的三觀,有時還會讓我們的生活,朝着錯誤的方向發展。

今天這篇文章,大春給小夥伴們總結了幾個最毒的「毒雞湯」,希望小夥伴們不要再被迷惑了。

在言論自由的網絡時代,帶着獨立的思考、辨證的眼光去看待各種信息流,才不至於讓我們陷入「思維怪圈」里無法自拔。

01. 這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那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這句話乍一看很有道理,可仔細揣摩你就會發現:

它合理化了,我們在遇到困難時的一切逃避行為。

買了最好的相機打算做新媒體攝影,可半個月之後就放棄了,理由是規矩太多,自己厭煩了; 斥資買了架上好的鋼琴,又報了專業的鋼琴培訓班,可後來還是不了了之了,原因是自己不夠喜歡。

我們嚮往別人光鮮的生活,卻很少會考慮到它背後的困難和阻礙,一旦遇到了自己意料之外的麻煩時,我們便會退縮;

然後打着「自己不喜歡」的幌子,來讓自己心安理得的放棄。

其實,在我看來,這種不喜歡就是在逃避麻煩,逃避問題。

雖然,逃避確實能給我們帶來短暫的快樂,可累積疊加的麻煩和障礙,總有一天會吞噬掉我們的整個生活。

我們自以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是一件既浪漫,又自由,還是讓很多人為之羨慕的事情。

殊不知,它會在無形中,毀掉一個人。

如果,你沒有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麻煩,那麼「喜歡」,就是你給懦弱的自己,找的借口。

可如果,你能直面那些阻礙和麻煩,那麼「喜歡」,就是你默默努力的執念,以及堅持到底的信仰。

世界上,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沒有哪一種,是以逃避的方式而成功的。

02. 你要感謝那些傷害過你的人, 因為它們的出現才使你變得強大

如果你曾經,真的有被傷害和侵犯過,你就能明白這句話的有毒之處了。

當你面對好友的背叛,甚至還惡語相對時,你還會站在ta身邊拍拍肩膀說「沒關係」嗎? 當你遭遇壞人的惡意侵犯時,身體和心靈都受到了重創,你還會感謝那些惡人嗎? 當你遭受家暴時,你還會感謝那個對你拳打腳踢,讓你對生活失望的人嗎?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斬釘截鐵地說一句:「不會」。

傷害就是傷害,它並不會讓我們變強大。

真正使我們變強大的,是我們對傷害的反思、感悟以及釋懷。

曾經有段時間,我特別在意,別人對我文章的反饋以及評價。

其中,讓我難忘的,以及無法釋懷的是周圍人的打擊:

你的文章沒有一點邏輯性,還是別做你那作家夢了,安安心心搬磚吧; 語言不通,用詞不準確,我從來都沒看過這麼糟糕的文章; ……

過激的言辭,惡意的打壓,曾一度讓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選錯了努力的方向?

甚至還有好幾次,讓我產生了放棄寫作的念頭。

難道是我太脆弱,太玻璃心了嗎?

後來我發現,並不是。

只要你的想法和做法開始與眾不同,你就會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否定、嘲笑以及打壓。

他們試圖用語言攻擊來讓你明白,他們做不到的事,你也做不到。

可這些傷害,就像是一把無形的利刃,會一點一點地割斷你與夢想之間的那根連線,甚至還會磨滅掉你對生活的所有激情,最終讓你淪為一個沒有期待的行屍走肉。

而我們,要去感謝這些讓我們淪為行屍走肉的人嗎?

不,我們應該感謝的,是那個初心不改,默默扛着所有壓力繼續前行的自己。

就像畢淑敏在《一個人,就是一支騎兵》曾說過:

「我從來不會去感謝那些本想侮辱我的人, 他們不應該因為仇視和狹隘而受到感激。 仇視和狹隘,常常是可以置人於死地的。 你沒有死,是因為你救了你自己。 你應該感謝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你自己。」

對於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來說,能做到不憎恨、不報復,已經是我們最大的寬容和仁慈。

03. 當你想停下來休息時,別忘了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奔跑

在馬拉松長跑比賽中,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那些奪得冠軍的,往往不是前期用力最猛,跑得最快的選手。

而是那些前期勻速蓄力,中期穩步提速,後期持續發力的人。

因為這類人,有着自己的節奏和頻率。

在這個競爭激烈、人才過剩的時代,我們總是擔心不夠努力的自己,會被社會所淘汰。

於是連停下來休息片刻,都變成了一種奢侈。

之前在一家銷售公司實習時,繁重的業績壓力,一度讓我喘不過氣來。

正當我打算請幾天假休息時,可看到那些每月穩拿「銷冠」的前輩們還在拚命努力,為了不被落下,最後我不得不加入他們的行列。

一星期的「強壓」下,我發現自己的熱情正在被一步步榨乾,身體也發出了一系列的警告。

後來我發現,以別人為目標,把自己強塞進別人的框架里,不僅會迷失了真實的自己,還會給自己徒增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所以,我調整了自己的工作節奏,上班時認真完成任務,下班後報課學習進修,周末給自己一些放鬆的時間。

一段時間後,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團隊討論里提出的建議也被採納,而且還得到了領導的誇讚。

很多同事都很納悶,為什麼自己熬夜加班想出來的方案,竟然還不如一個實習生的想法好。

你看,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慢慢蓄力,然後在恰當的時機,厚積薄發,我們也能實現彎道超車。

這個世界上,優秀的人那麼多,總有一些是你拼盡全力也無法追上的人。

不如,就專註於自己的賽道,按照自己的節奏穩步前進。

不用着急,也不必焦慮,畢竟你也是在為自己想要的人生,而努力奔跑着。

最後呢,大春想說,在這個可以自由發表言論的時代,我們一定不能喪失了自主思考,與獨立判斷的能力。

不要被那些毒雞湯,打亂自己的節奏,更不要讓自己的價值觀,被網絡所操控。

分享給大家一段,我很喜歡的話來結尾:

「生活有兩大誤區,一是活給別人看,二是看別人活; 而真正明智的人,都是活給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