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等到時候嗎?別再到時候了,到時候是你永遠到不了的未來。到時候是你永遠到不了的時候。到時候是未來,今天的未來是明天的現在,到時候永遠都到不了。因為到時候在明天,明天是不存在的,我們所在的只有今天。
我們每個人都有想要做的事情。但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時候未到。總是想要再等一等,或者說等時候到了,等滿足什麼條件就好了。但我們這麼多年說等時候的事情似乎很少做好。
所有等時候的事情都變得不了了之。很多事情本身就是當下,馬上就應該開始的。但是我們總是要等一會兒,再等一會兒。等我有錢了,再等一段時間就好了,等我有房子了,等我有車子。我們總是用這樣的借口。我們因此錯過了太多太多。
不是說這些物質上的東西不重要。但是我們好像都本末倒置了。忽視了那些我們應該在乎的人。我們總是以我們的意志去揣測他的想法,覺得怎樣才會更好。有時候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覺得要怎麼樣才行?可是我們似乎沒有想過,或者說沒有問過他想要怎麼樣。更難的是,我們並沒有想要說。我們並沒有去做一些他想要的。
就那些我們親近的人父母。姐妹,兄弟,愛人!我們似乎常常忽略。並且把非常不美好的留給他們。我們有時候會特別愛和親近的人發脾氣,把溫柔、陪伴時間都留給了不確定的人。卻沒有把這些溫暖的一切留給該留的人。對待陌生人,因為道德我們與人為善,待人去陽春三月。似乎把這一切的溫柔都用光了,而待家人如寒冬臘月。
我們永遠都想着,等我賺到了錢,條件好些了把父母接到身邊,和妻子就能過好日子。事實常常事與願違,子欲養而親不待深刻地說明了這樣的情況。父母年事已高,所能留給你陪伴的時間不多。人生短短几十年,妻子兒女真正需要的同樣是更多的陪伴。年輕時候的我們可能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畢竟年輕,這是做加法的時候。但是父母的陪伴,妻子兒女的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別等到時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同樣在工作中,學習時也是需要立刻,馬上,而非到時候。我們不可能等到需要錢的時候,再去工作再去幹活。而是一直幹着活,才在需要錢的時候有錢。你不可能真正等下需要知識的時候再去學習。而是一直在學習,準備着,等到需要那些知識的時候,就拿出來用。
日常生活中很少有真正的到時候,就算真正的,到時候也是可以提前準備很多東西,讓到時候到來的時候,不再那麼忙碌和雜亂。這樣的習慣,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有序。也會讓你的人生變得安全。是看起來非常的忙碌。
《論語》中有「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其中君子居易以俟命,所講的就是讓在做好平時生活中的一切的情況下,努力的去學習,增強自己。以保證需要自己的時候,自己能夠站出來。不可能任何事情都等到時候,到時候是永遠都到不了的時候。
無論是愛自己愛的人,孝敬自己的父母,尊敬身邊的長輩。工作,學習自己一生的事業。都需要從現在開始。沒有,以後沒有到時候。現在都沒有何談未來。
所以一切從現在開始。不要再到時候了,因為到時候就什麼都沒有了。最後送所有閱讀的人一句話。行動是恐懼最好的剋星,行動從來都不分天氣和狀態,此時此刻就是一切,此時此刻就是永遠。願所有人珍惜眼前所有的一切!把時間留給身邊的人,時間不多,人生短短几十年。別再到時候了,到時候,他們可能已不在你的身旁。珍惜現在的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