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眼裡的秋韻,心裏的暖

早晨剛剛體會了碧空如洗,只兩個小時的功夫兒,就烏雲密布。心裏會想,以天公這樣的工作效率,絕不該呆在初秋,應該常駐夏日。

電閃雷鳴的一段疾風驟雨,讓人有些恍惚,分不清是夏的痴情,還是秋的回眸。

雨邀秋涼。像今日這架勢,這盛情,確實略顯隆重。不過,雨過天晴的感覺亦是極好。捧雨的冬青,垂雨的梧桐,醉雨的木槿。水潤,清亮,散發出獨屬於秋的氣息。

喜歡窗帘半遮窗的感覺。半幅窗影,半幅夢。總有那樣一束光照進來,讓你看到一處光影的真實硬朗和它投射到窗帘上的風動輕舞的柔軟。

想起人們常說的「曬太陽」,究竟是誰曬了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懂得享受這被曬的時光。

秋日的暖陽,照在身上,像一雙溫柔溫暖的手撫摸着你,不僅有適宜的溫度,更會牽扯出一段情緒。沉靜、清明、舒心,又或者掠過一段遐思。

如果說,剛剛那段疾風驟雨是風風火火的青蔥歲月。那這段和風暖陽便是留給中年人的悠長。

坐在窗下,把自己的心緒交付給一段光影,一杯清茶,一本閑書。不去關心時間幾何,不去計較得失多少。就會發現,原本自己可以不那麼手忙腳亂,可以不那麼張牙舞爪,可以不那麼牢騷滿腹,更可以不那麼凡事要求至善至美。因為,極致的雷同,便沒有了個性與眼前的風舞雲動。

人至中年,我們不再羞於表達,卻懂得了惜字如金,只想把最想說的話,說給那些懂自己的人聽。

人到中年,我們不再尋尋覓覓,卻更加懂得了珍惜眼前,只想把最好的自己,呈現給即將遠去的每一個今日和他或她。

人到中年,我們不再傾訴,因為,發現傾訴帶來的短暫釋放,換回來的不見得是最期待的結果。

人到中年,我們不再尋求理解,因為,發現一個人自己理解自己之難,遠勝其他。放下奢望別人的理解,是擺脫諸多困局和情感紛爭的根本。

落秋,天高雲淡,讀得懂秋的韻味,便看淡了人間冷暖,剩下的便是只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與安然。



#散文##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