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50歲的人,還熱衷於聊以下三個話題,大多前半生很失敗

2024年01月23日20:45:13 美文 1970


過了50歲的人,還熱衷於聊以下三個話題,大多前半生很失敗 - 天天要聞

過了50歲的人,還熱衷於聊以下三個話題,大多前半生很失敗 - 天天要聞

人生如茶,頭道水、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華、四道清甜韻味暇。

歲月的沉澱也是如此,從最初的青澀,到中年的成熟,再到老年的睿智。人生這杯茶,在不同的時期,會展現出不同的溫度。

過了50歲之後,我們已經歷過太多次的沉浮,很多事情,如過眼雲煙,該放就放,該忘就忘。

就如同茶盡飲過後,被沖刷過的茶水,回歸到了白水的底質,空餘杯中漂浮的那幾縷茶葉,也是一種意境。

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學會給給心靈鬆綁,才能不負餘生。

五十歲,正是播種的季節,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想讓晚年過怎樣的日子,現在就去作出怎樣的選擇。

過了50歲的人,本應掌握一些為人處事的技巧,如果還是不通人情,仍然熱衷於聊以下三個話題,大多是前半生活得很失敗。

過了50歲的人,還熱衷於聊以下三個話題,大多前半生很失敗 - 天天要聞

過了50歲的人,還熱衷於聊以下三個話題,大多前半生很失敗 - 天天要聞

誇耀自己曾經的「戰績」

人生活到了一定的年歲,其實大多數人,都有一兩件能夠說得出口的成績。退一步來講,即使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也會有人生的種種經驗。

有的人把成績和經驗都留給自己,有的人能力極其有限,卻希望周圍的人都可以為自己鼓掌。於是,後者常常夸夸其談。

職位高一些的人,就講自己的創業故事;得過某些獎項的人,就去誇誇自己的獎盃獎狀;即使沒有任何成績的人,也可以說自己參加了某件事,為家庭作出了哪些貢獻,教養出了多麼優秀的兒女。

這類人在平日的生活中,最喜歡的是以「過來人」自居,最常說的是「想當年」。

但這也無疑,從側面反映出來了一些問題:

第一,這個人現在、此刻,過得並不風光,也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東西。

第二,他所作出的這些所謂的成績和貢獻,需要他喋喋不休的去贅述,那麼想必這些成績也沒有什麼傲人之處。

過了50歲的人,還熱衷於聊以下三個話題,大多前半生很失敗 - 天天要聞

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

韓寒說過:「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閉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如果你了解,那你就更應該閉嘴。」

舊時,總能看見一些鄰居大媽,湊在一起,張家長李家短。或是擺出一副很有經驗的姿態,去指點別人的生活。

其實,這類人通常對她口中的當事人,都只是一知半解,道聽途說。而這類人的個人生活也是沒有實質內容,沒有屬於自己的方向,是極其無聊的。

喜歡看八卦,是人的通性。明星被爆八卦,是他在這個職業上,必須承擔的風險。但議論身邊普通人的八卦,就是邊界意識薄弱的表現。

活過這一把年紀後,我們應當懂得,只有自己的生活是屬於自己的,是最真實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

肆意的評價、指教別人,或在別人沒有明確的求助意願的時候,仍然自顧自地表達自己的意願或建議,這便是沒有邊界感的體現,很容易讓人厭煩。

換句話來講,一個人越缺什麼就會特別渴望獲得什麼。沒有被需求,內心缺乏自信,便會通過「指點他人」的好為人師的行為,來獲得自信和認同感。

過了50歲的人,還熱衷於聊以下三個話題,大多前半生很失敗 - 天天要聞

沉浸於負能量中的抱怨

不知你是否有過這種感受,有種人,你和他相處久了,會不自覺的渾身不自在,情緒波動很大,甚至變得消沉悲觀。

如果有,請你注意,你的身邊出現了具有滿滿負能量的人。而他的這種負能量,會在潛移默化中,潤物細無聲的改變着你、影響着你。

負能量的人,往往喜歡抱怨。而這,是一種病,而且,這是一種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病。

正如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說的那樣:「指責型人格的人,會讓你壓抑得看不到自己的價值,最終活成一個低價值感的人。」

毫無疑問,喜歡抱怨的人,他的人生是不順利的,是失敗的,如此,他才有抱怨的「內容與資本」。

人過中年,多做高能量的事,別做負能量的人。如果過了50歲,一個人仍然熱衷於抱怨,而不是學會接受或是改變,那麼他不光經歷了失敗的前半生,也即將迎來失敗的後半生。


過了50歲的人,還熱衷於聊以下三個話題,大多前半生很失敗 - 天天要聞

過了50歲的人,還熱衷於聊以下三個話題,大多前半生很失敗 - 天天要聞

人生就是一則劇本。內容不同,源於被不同的人所書寫。

有的人,寫悲劇,有的人,寫喜劇,有的人,寫肥皂劇,還有的,乾脆人活在別人的劇本里。

行至中年,人生過半。曾經的劇本已然無法改寫,後面的劇本要寫成怎樣,你期待餘生變成什麼「劇」,筆,握在自己的手裡。

「言」由心生,一個人的內心有着怎樣的思考,沉積着多少內容,從一個人的表達方式和言談話語中,可見分曉。

倘若一個過了50歲的人,還整天活得沒有方向,熱衷於聊以上三個話題,大多前半生很失敗,後半生也沒什麼前途了。

希望你我,都別活成這個樣子。

-END-

過了50歲的人,還熱衷於聊以下三個話題,大多前半生很失敗 - 天天要聞

世界那麼大,感謝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筆有溫度、為情發聲,一個熱愛文字的不典型寫作者,邀請你共同感知生活】

#頭條創作挑戰賽#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絡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着鮮花的態度,決定着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