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大夢一場,如夢似幻的場景令人眼花繚亂,每個人的人生都可以異彩紛呈,但最終都會歸於平淡。
仿如大夢初醒,清醒之時方知自己已經垂垂老矣,歲月不饒人,時間不會等待誰,人終究都會老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生的可能是無限的,既然在這世間來了一遭,便不能白白浪費屬於自己的這一生。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我們應當在有限的生命里儘可能地做有意義的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不同的人生階段應當有不同的人生追求,對於年輕人來說,要以自身的滿腔熱血在這個社會上闖蕩,拼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對於中年人來說,要以自身實力滿足幸福生活的追求,讓一家人吃飽穿暖,衣食無憂。
對於年過半百者,就要考慮自己的晚年生活如何度過,不僅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作為支撐,還要在心態上做出改變。
人生進入下半場,應當讓自己安靜下來,看透生活的本質,看淡一切,順其自然。
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人們應當對生活、對未來抱有一定的期待,如此,對於生活才不會消極,才能有動力在這社會上謀求發展。
但對某件事抱有太大期待也不是一件好事,所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在做一件事、規劃某個目標之前,應當做好最壞的打算,過於期待反而讓人心浮氣躁,不能腳踏實地。
特別對於年過半百的人來說,不要有太大的期望,過好眼下的生活才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人到了這個年齡,是非成敗轉頭空,做人做事要不急不躁,做到寵辱不驚,波瀾不驚,成功了不要過於自大,失敗了也能坦然接受。
人生步入下半場,已然不會經歷大起大落,生活將歸於平淡。
在生活的驚濤駭浪中搏鬥了幾十年,剩下的人生應當是風平浪靜的,客觀上沒什麼曲折。
當然,自己也不要折騰自己,既然快要步入晚年生活,就不要操勞太多事情,讓自己的心態儘可能平穩,讓自己的人生態度趨於平淡。
回歸自我,無欲無求
如今仍然有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在奮戰在一線,白髮蒼蒼的他們仍然是家中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或是因為家中着實經濟窘迫,或是閑不下來,想在自己還能幹得動的時候多賺些錢。
人生過半,沒必要讓自己這麼累,既然即將要步入晚年生活,就要回歸自我,多為自己考慮。
不少年過半百的人還在為自己的兒女操心不已,操心他們的事業、家庭、未來,甚至於還在為自己的子女賺錢。
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子女成家立業後,自然有其自己的生活,身為長輩正是享福的時候。
回歸自我,也就是以自己為中心去生活,這不是自私自利,而是上了年紀的人的一種「權利」。
人過中年,要多思考晚年生活歸於何處,如何才能讓自己過得幸福、舒適。
人到晚年,不僅要回歸自我,還要回歸家庭,家才是人的歸屬之地,子女孝順、家庭和睦,晚年也才能安然享樂。
修心養性,順其自然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很多人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心態上不能接受這些不如意。
對於年輕一輩來說人生需要去追求完美,對於年過半百的人來說,人生更多的是追求舒適、順其自然。
其實,人生過半,在心態上應當放平和,讓自己安靜下來,不浮躁不急躁,所謂修心養性,步入晚年,當看淡一切。
心態決定着你的生活質量,可能對於中年人、年輕人來說,要保持一個平和穩健的心態並不容易,因為其身處的環境不同,競爭劇烈、生活節奏快,而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生活趨於平穩,心態也當平和下來。
心態好了,生活質量就上去了。
所謂身老心不老,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心態,對於晚年生活的幸福至關重要。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成天都處於一個消極、感嘆的狀態,精神上的寂寞和虛度的時光讓其對自己的晚年生活「提不起興趣」,要知道,隨波逐流與順其自然完全是兩碼事。
時光情感課堂: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一開始被父母牽着手前行,後來自己獨自背負着責任翻山越嶺。
你會越過平原、跨過江河,至於這趟旅行的終點在哪裡,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晚年的旅途記得多享受,多看看沿途風景。
人們在這複雜的社會中摸爬滾打,奮鬥的目標就是為了幸福,為了能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年輕時奮鬥,年老時就應當享受,人生過半時,應當看淡一切,萬事順其自然,也就達到了順心如意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