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
人的一生分成幾個階段,每個階段我們都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到了這個歲數之後,才會明白了人生的艱難。
年輕的時候無憂無慮,不知不覺我們就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歲月。少年時期,哪怕經常熬夜,身體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可是一旦上了歲數,就熬不了了。只有人老了之後,才明白其實生活也有各種難處,只是很多人沒有說出來,藏在心底,自己默默忍受着。
原來,人老之後才明白:65歲過後,是人生最「痛苦」的歲月。
第一,體力大不如前
65歲真的是一道坎。65歲之前可以說還是處於中年階段,我們的身體各方面都還可以,很多人65歲之前還能健步如飛。
我一個老師62歲的時候,還可以去跑馬拉松,全程下來完全沒問題,身體非常好,每天都早起跑5公里,然後再去吃早餐。每次看到他,真的是非常的精神,面貌非常好,身體很結實硬朗。
然而65歲過後,我的老師基本不敢過度運動了,因為身體開始有了明顯的衰退,即使每天依舊保持大量的運動,但是也不得不服老。現在每天早晨只能去公園散散步,完全不敢跑步了,膝蓋受不了了。
第二,處處被子女嫌棄
人老了65歲以後,很多事情並不能做的像以前那麼好了,手腳也慢了,有時候在家裡幫忙做點家務,也要被兒媳婦嫌棄這嫌棄那了。
實際上,我們也想幫助兒女,只是有時候真的力不從心,記憶力下降了,有些事情真的會犯糊塗了。有養老金的還好,比如農村地區的老人沒有養老金的話,有時候需要錢的時候,也要跟子女要,無形中也增加了子女的經濟壓力。
然而子女不會明白的,畢竟他們還年輕,他們會認為我們老了沒用了,雖然表面上尊重我們,但是實際上還是會嫌棄我們的。這是人性,很難改變。
第三,面臨病痛,生不如死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抗衡。65歲以後,難免身體會出現一些意料不到的狀況,甚至可能會覺得生不如死。這也是很正常的,人也不是鐵做的,不是機械人,我們也是肉體之軀。
我二叔是國家二級運動員,皮划艇選手,身強力壯,平時幾乎都不會感冒的,結果在67歲那年,舉啞鈴的時候突然心肌梗塞,就這樣沒了,很可惜。
原來他平時一直做的運動,已經超過了身體能承受的負荷,只是他覺得自己還行,但是身體已經是撐不住的了。沒辦法,歲月不饒人,再強壯的人在歲月面前,也會被無情的擊倒。
所以,不要覺得平時這些小病小痛不在意,很有可能一場大病,就奪走了所有,任何時候都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要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