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一生蒼老的開始。
仙人掌六十年才開一次花。
我們都習慣了去等待一個人,在一段荒無人煙,虛無縹緲的日子裏,想着塵埃里總能開出花來。於是開始了漫長的等待,殊不知等待才是一生蒼老的開始。
每個人心裏都藏着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即使多年後記憶泛黃,回想起來,年少時沒能得到的東西依然是心底最想擁抱的夢想。
時至今日,還是沒有辦法將那段回憶從自己腦海中抹去。
你還在我身邊的時候,我從沒羨慕過任何人。
很多歌我以為聽膩了,唱膩了,也就放下了。
愛夠了,就不愛了,就不會想了。
昨晚公司聚會的時候,我聽同事們唱起後來的時候眼眶依然會紅,原本以為聽懂一首歌是我們能夠回的去的故事,其實不是的,聽懂一首歌是我們知道再也回不去了。
《後來》這首歌已經出來十多年了,幾年前的11月份奶茶在演唱會上再次演唱這首歌的時候還是沒有忍住失聲痛哭。
後來,由她執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陳奕迅為電影獻唱的主題曲《我們》在朋友圈被很多人轉發,裏面的歌詞里唱出了多少愛而不得的心聲。
Eason在歌曲一開始就無奈地唱道:
該說的 別說了 你懂得 就夠了
在我理解的這兩句歌詞的含義中有兩種:
一種是無能為力,多說已經沒有意義只能自取其辱;另一種則是我本可以,但我卻沒有拼盡全力。
無論怎麼看,第二種都會想着時光倒流,拚命逆轉挽回本該有的故事結局。
在電影《後來的我們》中,林見清問方小曉:如果當時的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方小曉回答:如果當時你有勇氣跟着我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的。
可能你當初不夠勇敢,可能你不夠堅定,可能你沒有放下面子學會挽留,也可能機緣巧合,你們之間差了那麼一點緣分,就有結果了。
但人總是這樣,很難在本該珍惜的時候,去做了未來不留遺憾的決定。
後台有留言說,前幾天去找前任複合了,兩個人曾經都有想過以後,但以前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還沒有能力能養活自己分手了。
他說,她還是喜歡我,但卻拒絕了我。
緣分就像是一個十字路口,你選擇了往左,她選擇了往右,拉開的距離,心雖然還有你,但距離卻再也靠不近。
前天有人在留言:
遇到她之前什麼都覺得無所謂,遇到她之後總想着要變成更好的自己。
真正喜歡上一個人之後,總會有種自卑感,覺得自己哪裡不好,哪裡需要改進,總覺得在錯誤的時間遇見了對的人。
實際上哪有什麼錯的時間,只有當你們兩個相遇的時間,就是最好的時間。
劉若英在《後來》里唱道:「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但還有一句:「未必永遠才算愛得完全」。有些人,愛過一場就足夠難忘,有些感情,沒有結果也值得珍藏。
我回復他的留言:
寧錯過,別放過,記得大膽表白,把愛說出口,把心要過來。
萬一她也愛你呢?
有誰能夠保證從沒有做過讓自己日後遺憾和悔恨的決定?
這種遺憾與悔恨,會使自己錯失掉後來的情感,也會加倍在回憶中沉甸甸的那份重量。
我們總在害怕被拒絕和拒絕之後的心酸,但也只有在被拒絕之後,才會明白大人的世界,總會有着遺憾的交雜。
昨天中午和朋友一起去散步:
「你有女朋友了吧。」
「沒有,那你有男朋友了嗎?」
「沒有,幾年前不懂事的時候有過,後來就沒再有了。」
我們很多都會把遺憾和後悔歸結為不懂事,其實只是我們心裏忘不了。
那些在心裏翻騰了無數次的後悔和無奈最後還是沒有說出口,那些對你的想念和不舍也終於被時間洗淡。你曾自卑的說,給不了你幸福,但也不會想着去祝你幸福。
時至今日,你依然是那個我拒絕別人的理由。我最想的是你,最不想打擾的也是你。我沒有在等他,但我也沒有在喜歡上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