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澹然之交,熬滄桑流年
時光如琢如磨,走過千萬次的聚散離合,才發現:
人要修的,其實不過是一顆清風明月、小蔥豆腐般的平常心。
平常心不是無所謂,而是不預設、不迎合,不違逆本心,對待何人,都能輕鬆自在真實、真實自然、毫不造作、淡然相待,無論渾水沉泥沙,我自溪水濯頑石,清澈見底。
君子之交在於淡。
張充和先生在七十壽誕上寫了一幅對聯,「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冷為靜,淡為漠,即是以德為鄰,以文會友,淡至無味,卻從容自在。
有時想想,一個在旁人眼中似乎有些「不近人情」的人,恰恰纔是對人最大的尊重。
而一個壓癟自己、吹捧他人,對人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人,圓滑如刀切豆腐,精明到沒有縫隙,看似溫暖厚道有餘,卻溢出了一些世故和狡黠。
很多人甫一見面,就先給你戴上各類頭銜與帽子,繼而鞍前馬後、如膠似漆,讓你在大而虛空的鼓吹下不知不覺三觀扭曲,最後卻拖着你折戟入海、或燃燒成灰。
這種人,人前無比熱鬧,人後世事蒼涼。
與人相處的難度,不是如何熱情似火,而是怎樣隨心坦然。
所謂 「 話到嘴邊留三分 」,說話思前想後、腦汁絞盡,想着法兒地附和、順從。
最後發現,你敢慣,他就敢濫,給讓他一樹花開,他卻要攫取你整座山巒,這樣的交往,到頭來終將人心漸冷、歡情漸薄。
遷就不僅讓你的付出變得廉價,甚至會演變成最大的惡。
有的人,你不扎他一下,他就永遠不知收手,善舉與縱惡緊緊一步之遙,無原則的遷就,一不小心讓你的不好意思變成了他人饕餮之欲的開胃菜。
不用活在別人的角度里。在有眼疾的人那裡,看什麼都有翳障。
一個滿身負能量的人,以清水投石、攪擾他人的秩序、不斷破壞人們心中的美好,來宣洩嫉妒和陰冷的情緒,維繫自己不堪的心理平衡,獲取撕裂的快感,這樣的人心太刻薄、太鄙陋、太黑暗,暗無天日。
平凹先生說,朋友是磁石吸來的鐵片兒、釘子、螺絲帽、小別針,只要願意,俗世的任何塵土都能把它吸來。
欣賞三國里的血性男兒,關羽之於劉備,沒有豪言壯語和巧言令色,卻至始至終成其左膀右臂、不離不棄。
戰國廉藺交,盛唐李孟情,真朋友,為善而不欲人知,再大的風雨、再多的分合都不會走散。
切切念念迎合而來的可能不是朋友,而是一陣刮疼眼睛的風。
世事皆如此,凡是無緣無故就打得火熱,也會無緣無故地轟然離散。
世上有兩種人,有一種人永遠盼你出彩,有人永遠為你喝倒彩,有人希望你活成童話,有人坐等看你的笑話,一個沒有仰望與尊重的相處,不會熬過流年的滄桑,唯有澹然自在的交往,才能走過歲月的久長。
生命中的每場相逢終是路過,在他人的世界裏,說到底也只是散兵游勇、過路小卒,人首先是要順遂自己。
在一場場露水般的相遇里,你熱情似火地擁抱了別人,卻敷衍塞責了自己,一個沒有能力取悅自己的人,才是人性里的硬傷。
平常心,如金獸吐出的青煙一縷,紫砂泡出的薄茶一口,撥開一切繁盛的浮華,去掉一切虛偽的熱忱,虎嘯龍吟,水落石現,才是交往中最大的誠。
作者: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