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同言
說白了,不好惹3個字,其實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並沒有一個絕對性的標準。
具體指的應該是:一個人在面對不同情況時,採取的不同態度,還有相應的態度帶來的一些後果。
那麼,好惹的人是怎樣的呢?
通俗一點來說,好惹的人一般具有以下3個特徵:很好說話,時刻保持好的情緒,害怕拒絕別人。
關於這3點,相信壓根不用每一條都進行詳細描述,多數人都能一眼理解。應該也有不少人,在生活中受到這3點的煩惱,以至於在實際的交往中,給自己帶來諸多的困擾。
比如,我有一個同學,她是那種為人很熱情,不管對誰都好,外人一看就並什麼心眼的人,也經常幫助別人。
但她的這種表現,並沒有為她贏來很好的友情,反而經常招一些不懷好意的人:她們會心安理得利用她的這種善良,為自己來謀得一些利益,小到取一個快遞,大到讓她幫忙做一些工作上的事,還有借錢等等。
而她只要應允以後,基本接下來就很容易被坑,最後反而是吃力不討好。
其實,你時刻輸出的正面情緒,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實力作為支撐的話,在別人看來,就會成為你很好被拿捏的表現,是一個「軟柿子」,然後就會有人不斷去試探你的底線究竟在哪裡。
說白了,你越是不好惹,越是受人尊重,是有原因的——這就是人性欺軟怕硬的最直接體現。
永遠不要高估了一個人的惡意,有些人有求於你,想要你幫忙的時候,可能說起話來很中聽,但轉過身卻完全換了一副模樣,或者當你有了拒絕的念頭時,對方突然採取的變臉行為,可能會讓你心裏產生一些退卻的念頭。
是的,有時候你發現明明自己才是占理的那個人,但是面對對方的強勢行為,你卻反而有了一種心虛的表現。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簡直不要太多。
以前,有一個女生給我訴說,她幫同事做了一個PPT,原本她只是幫忙的那個人,趁着周末的時候做的,她都沒有休息,結果後來同事說她PPT里錯了一個數據,讓她被老闆批評了,把所有的錯怪到她的身上。
她當時很難過,一是認為自己把休息的時間騰出來幫忙,反而得到這樣的結果,二是感覺自己因此失去一個朋友。
我當時糾正了她一個錯誤的觀點:這不是朋友。
是的,她們一開始就壓根不是任何朋友關係,好的朋友不會只在一段關係中要求對方如何做,更不會佔對方的便宜,而是同時會用相應的好回報對方。
再者就是,你把別人當朋友,別人把你當朋友了嗎?不要自作多情。這樣的所謂朋友,真的不要也罷。
她的煩惱,完全是她自己找的。
不用她說,我就知道她平時肯定是個很好說話的人,不然也不至於幫了忙不但沒得到感謝,對方還敢理直氣壯地找她的錯處。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容易被慣壞。
如果你對一個人太好,或者太沒有脾氣,那麼你的這種好最終就很容易變成傷害自己的利器。
因此,你要有自己的鋒芒,你要不好惹,你要敢於傾訴自己真實的想法,你要表達個人的訴求,你要在別人踩到你的原則時,給予堅決的回擊,你要沒有任何顧慮地去維護自己的利益。
不要害怕得罪人。說個現實的話,其實生活中的多數人,你都得罪得起。
甚至你發現沒有,不光是朋友之間,就連陌生人也是一樣,如果你表現出了自己好說話的一面,那麼接下來你就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利益。
這一點,我真的深有感觸。
以前,我也是那種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人,就連出門別人發傳單或者找我幫忙填問卷等,要是對方態度很好,或者一直不停地找我,我就會心軟,露出猶豫的神色,對方一見我如此,立馬會加大自己表面的情緒輸出,比如更加熱心啊,繼續勸說啊,每每我都是妥協的那一個。
有一次,我就很奇怪,我和大學室友一起出門,一路上有發傳單的人,為什麼基本都是找我,不會找我旁邊的室友?
我很快就發現了原因:她看起來不好惹。
沒錯,我的室友出門總是化着精緻的妝容,並且不苟言笑,有一種生人勿近的模樣。我突然想起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其實也產生了相應的感覺,認為這個女生不好相處,後來做了室友,我發現她性格其實很好,大家都處得不錯。
但生活中多數人衡量一個人,最初肯定是通過外表,一個人整體的氣場如何,強大與否,會下意識在對面的人心裏,形成一個初步判斷,並且會據此調整自己的態度。
而還有一種不好惹,就是你通過言行傳遞出來的,關於你這個人的性格。
我是那種有點自來熟的人,不管和誰聊天,都笑語晏晏,並且,別人態度友好地對我說話,我就不好意思拒絕,這就有點招各種推銷之人的注意。
後來,我也學會了在面對任何推銷情況時冷漠臉,不拖泥帶水地拒絕,不露出任何猶豫的態度,也不受其各種天花亂墜吹噓的影響。
我是怎樣改掉的呢?
說起來很扎心,自然是被坑過一次,差不多損失了一千多塊錢,從此以後就徹底轉變了——以前我理論上明白要如何做,但是行動上卻還是做不到拒絕。
道理教人很多次都教不會,但事情教人的話,卻是一次就夠了。
我希望你在生活中能夠更有原則,你越是能夠堅定做自己,越是會發現,這樣的你不管在任何人那裡,都是被足夠尊重的。
-END-
和每個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