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一生的母親 作者:任惠敏

2022年10月10日09:12:12 美文 1069

向著風擁抱彩虹,勇敢地向前走,黎明那道光,會越過黑暗......

——題記

「工作狀態的人,是最美的人;工作緊張繁忙的人生,是最充實完美的人生。」這是母親常說的一句話,也是她一生的座右銘。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用她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狀態踐行着。在我的眼裡,母親總是馬不停蹄地奔波着,總是辛苦緊張地忙碌着,兒時的我想和母親相守一起幾乎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夢想和奢望。

奔跑一生的母親 作者:任惠敏 - 天天要聞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母親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有了她和妹妹後,他們的父親卻參軍了,好多年,她們的母親帶着姐倆艱難地生活着,小小年紀,就幫着家裡挑水,磨面,割麥子,收玉米......令人欣喜的是家鄉解放了,父親轉業了,自己進學堂了,可隨着弟弟們的陸續降生,家裡的生活條件並沒有多大改善,依然過着衣衫襤褸,食不果腹的日子,儘管如此,也阻擋不了她求學的熱情,讀完小學,去鎮上讀初中,節假日回家做家務,干農活,把自己帶的乾糧也要準備好,從小忍飢挨餓,營養不良,瘦弱的身體卻蘊藏着無窮的力量。是啊!困境鑄就人的性格,磨難壘築人的意志。

奔跑一生的母親 作者:任惠敏 - 天天要聞


隨後,母親跟着她的父親讀完了高中,那是比較幸福快樂的幾年時光,吃喝總算有了着落,而且那是一所重點高中,在那裡,系統地學習了高中知識,正憧憬着美好未來的時候,十年「文革」動亂開始了,母親響應黨的號召,成為第一批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紮根農村十五年,田間地頭勞動,與當地農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勞動在一起,過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艱苦生活。幾年後,抽調到學校,成為一名只掙工分不掙工資的民辦教師,早出晚歸,披星戴月,由於工作繁忙,夫妻分居兩地,直到近三十歲時才有了我,即使這樣,都沒有多休養一段時間,兩個月後,因為工作需要,直接就去上班了,以致本來虛弱的身體又落下許多病根。在母親的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愛生如子,兢兢業業,午夜還在批改作文,經常把學生領回家裡輔導,接濟家庭特別困難的學生,深受家長和學生的尊敬和喜愛。

奔跑一生的母親 作者:任惠敏 - 天天要聞


十多年以後,國家撥亂反正,落實知識青年安置政策,由於鄉村消息閉塞,母親成為最後一批被安置的「青年」,因為這時她已經年近四十了,被安排到山區當了一名以管計劃生育為主的鄉鎮幹部。她一頭扎進大山深處,一村一村地走訪,挨家挨戶地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根據實際情況妥善處理,這樣,工作地點就更沒有個準頭了,方圓幾十平方公里的大山裡,我去哪裡尋找媽媽呀!真應了唐代詩人賈島的那句古詩:「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啊!那是我覺得最暗無天日的一段時光,跟着年邁的爺爺奶奶,後來爺爺去世了,爸爸也在遠方工作,只剩下孤苦伶仃的一老一小。

記得那是一個冬天,特別的冷,我得了重感冒,高燒不退,上吐下瀉,媽媽回來了,我巴望着她能多住幾天,就賴在媽媽懷裡,哭着不肯離開,媽媽也傷心難過地淚流滿面,可抱了我一會兒後,硬是放下我頭也不回得走了,為這件事,我記恨了母親好長時間,後來才知道,她是不敢回頭,不忍心看我啊!那個時期,計劃生育政策正在全面鋪開,後成為基本國策,搞得如火如荼,為了響應國家政策,也為了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母親領了獨生子女證,我成了最早的獨生子女,我們家成為第一批獨生子女家庭。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祖國變化巨大,我的家庭也迎來了春天。一家三口終於團聚了,母親又調到了新的單位,又轉到了一個新的行業,在一家企業做了一個會計。又是一輪新的考驗,為了儘快適應新的工作,她白天工作,晚上自學,周日還要去聽課,有時還要出差,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平時我還感覺沒啥,因為從小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可那一年高考,學業繁忙,壓力山大,我希望母親能多在家裡陪我,但這個願望不出意外地照樣落空。為了安慰我,鼓勵我,她省吃儉用,從北京買回兩箱即食麵,讓我緊張時泡着吃,回想起來,那時候的的即食麵是在我學習之餘最美的念想,品嘗到的最可口的美味,大多數同齡人中最奢侈的享受。

母親工作將近四十,多次調動單位,多次轉變行業,無論在哪裡,無論幹什麼,都干一行愛一行,多次收到上級領導的表彰獎勵,後來,企業經濟效益下滑,慢慢資不抵債,工資發不出,她和員工們一起與即將倒閉的企業掙扎,掙扎......直到退休。

休息以後,她承擔了大部分的家務,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每當取得成績時,就會高興地鼓勵我繼續努力,每當看到我思想鬆懈時,就會嚴肅地批評我不求上進,尤其不能聽我叫苦叫累,她會怒氣沖沖,甚至大發雷霆:「干工作就得全心全意,努力付出,公事第一,家事靠後,現在條件這麼好,哪有那麼多苦和累?!」

母親奔跑一生,努力一生,執着一生,付出一生,因為她始終牢記在黨旗下的誓言,因為她始終相信黎明那道光會越過黑暗,因此不管多艱難多困苦,都會在風雨中前行,去擁抱彩虹。

奔跑一生的母親 作者:任惠敏 - 天天要聞


這幾年,母親年近耄耋,體弱多病,奔跑一生的她摔倒了,骨折了,大口大口地吐血,幾次昏迷休克,多次住院治療,經受了難以承受的痛苦,她能以頑強的毅力積極配合醫生,在病房裡,她是最樂觀向上的一個,和病友們談笑風生,她的態度感染着親人,感染着病友,感染着醫護人員,竟好幾次從死神手裡跑了回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不忘工作,她一旦清醒,或者精神狀態好些就詢問我的工作情況,總是催促:「趕緊上班去吧,不要耽誤了工作。」她出院在家休養的日子裏,組織登門送來了在黨五十年的紀念章,她手捧金光閃閃的的紀念章,喜極而泣,嘴唇哆嗦,激動得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母親的一生,平凡、普通,但堅定、執着;母親的一生,工作着,辛苦着,更快樂着,我相信:人生之路上,她看到的風景很美!

作者:任惠敏,女,1970年生,畢業於晉中師專中文系,一級教師,現任教於介休市實驗小學。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絡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着鮮花的態度,決定着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