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天,是金燦燦的天,十月的天,是笑盈盈的天。金燦燦,是季節給予人間的浪漫;笑盈盈,是季節給予人間的厚愛。秋,在九月起色,在十月豐盈。這豐盈的時與光中,有天的藍,水的靜,鷺的靈,有在這交錯光影中欣欣而喜的人。
秋聲秋色秋水,在山鄉,也別有一番勝景。
季節的盛裝,不僅在自然的青翠色上,還在於山鄉寬闊通暢的路途上,當新一天的朝陽潑灑于山鄉之際,在酣夢中沉睡了一宿的人們,三三兩兩走出戶外。相視於晨光中,相攜於青山下。
店鋪還未啟,空曠未聞音。但一日之計在於晨,總有守望着,守望着蜂湧而至的人潮。猶如春天裏撒下種子,心裏,已然有秋天裏沉甸甸的喜悅。
昔日在水中橫行霸道的大王,在秋天裏,也只能乖乖地聽侯季節的調遣,束手就擒,它,也奉獻一道金黃色,在人們的一片片嘖嘖稱讚聲中。
林林總總的餐館,總少不了可口的美食。形狀各異的樓層,也是山鄉別緻的景觀。節日也罷,平常也好。車來車往,車潮,讓山鄉融入了現代節奏。
豐盈的山貨,離不開山鄉人的勤奮。從泥土中收穫的百合,從竹林中折取的嫩竹,都隨着秋的到來,戀上你,跟上他,擺上桌。
轉過身,拐過角,隨意一瞥,都是一幀精品的藝術。民居,棲身棲息更棲心。這樣的造型盆景這樣的精巧民居,是秋天的又一造化了。
一把碩大的紫砂茶壺,簡潔而明了。茶,讓這空曠的山鄉潤色潤香。茶壺,讓人聯想到了飲茶之歡,飲茶之暢。這麼一個小小的山鄉,卻為盛世大唐增添了中華茶韻。這麼一個小山鄉,也讓茶聖陸羽忘情於深秋,揮毫寫下南方嘉木的不朽經典——《茶經》。
絡繹不絕的人總是絡繹不絕地擺動着手中寶,雖不能像杜牧那樣題字於崖壁上,但光的微笑似乎比杜工部更久遠。
半圓幽經,雅趣頓生。江南的山鄉,總少不了竹,而青翠的小竹子,剛更顯清雅,細緻。
遠方,除了藍,還是藍,遠方,不是詩,也成詩。空曠的遠方,才能容下浩遠的秋色。空曠的遠方,才有秋色中群山的峻青。
山鄉,少不了桂香。每當這時節,行走在路上,駐足在店鋪,倚望在窗下,總能聞到空氣中陣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譽之天香並不為過。它,男歡,女也愛。它是秋天的招牌,它也是秋天的豐碑。
蒼翠挺拔節節向上的青竹,也是最惹人喜愛的山貨。它無聲亦無語,但它拔節而上,環環相銜。它從大地中汲取養份,它回饋人間的,可寫一部大書。在塑料製品沒有出現的年代裏,它,佔據了家庭生活用品的大部。竹籃竹筷竹椅竹床竹搖籃竹櫥……,一根竹子,一根深秋里從山上下來的竹子,它伴着人們走過了無數個春夏秋冬。
山鄉的民居,離不開花,樹。一戶人家,居於樹邊,有花盛開,於秋色里,心怡,氣更爽。
沉舟側畔過千帆。老屋之旁有新廬。遍地秋色的山鄉,遍地是民宿。不失豪華不乏雅緻,都是為了遠道而來山鄉的客人,都是為了一品一醉山之秋魅的人潮。
隱於林中的民宿,更顯幽雅,純樸。無論秋天的何種時光,邀上幾個好友,沏上山鄉綠茶,聽林間鳥語,品人間萬象。則此間的山鄉,勝過天堂,賽過香格里拉。
被譽為活化石的銀杏,眼見秋天到了,世知趣地脫下了綠裝,兌換成了金黃色。它靜靜地守着墨綠的茶樹,眼睜睜地看着勤勞的蜜蜂盯着茶花吸吮,在秋色里,愜意地也是肆意地飛來,又飛去。
山鄉的路,有點曲折,也有點漫長。一如這秋天,這秋色。
一個江南的秋天,在山鄉。
2022.10.2張亞雄於浙江長興顧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