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你我
蔣應娟
或許我們乘過同一部電梯,走過相同的樓道,迎面走過或擦肩而過,但我們素不相識。在疫情襲來的那一刻,我們不約而同戴上口罩,走到小區中庭,穿上紅色戰袍。我們並肩作戰,只為一個共同心愿:守護好家人,守護好家園。這就是你我——陌生而又熟悉的同齡人。
每天早上被五點多響起的大喇叭驚醒,穿上防護服,維持秩序,訂購、配送生活物資......從早到晚,聲音沙啞,全身酸痛無力,卻從不言苦與累。會被感謝,會被誤解,會害怕,但從不後悔。「我感覺我該來」「這個時候,能出一份力是一份唄」。這就是你我——不事張揚的志願者。
排隊查核酸,排隊領菜……遠遠一個點頭,包含了問候與祝福。一個80多歲的老大爺,每天都會下來兩次,一次自己排隊查核酸,一次攙扶着行動不便的愛人慢慢走過來,小心翼翼地問,「可不可以給我愛人先做,她身體不太好。」大家提出可以上門服務,大爺態度堅決,「你們太辛苦了,不給你們添麻煩,我扶着她下來就行了。」天真可愛的兒童,或許他們還不明白新冠是什麼,但已經熟悉核酸檢測的整套流程,不慌不忙取下口罩「啊」的那一刻,幼稚中包含一種成熟。每天都會跟我說「辛苦了,謝謝」的嬢嬢,話語雖短,卻倍感溫暖。「沒得事,你們先幹嘛」,在有困難的老人、上網課的學生面前,每個人都會自覺謙讓。這就是你我——疫情面前的平凡人。
你冒着生命危險前來馳援,不知你來自遂寧、廣安、樂山、南充、巴中,還是眉山、自貢、德陽、資陽、綿陽?你自言自語,從峨眉到成都,又從成都到內江,做了兩萬多例核酸,二十多天沒回家了。你鄭重地告訴我們,一定要先保護好自己,才能保護好大家。你在朋友圈中感嘆,一聲辛苦了,一句謝謝,感覺自己做的都是值得的……穿着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不敢喝水,不能上廁所,衣服濕了又干,幹了又濕,你毫不在意,眼裡只有核酸,有時為了一個上網課的學生,要多等半個小時乃至更久。有時任務太重,一晚上只能睡一兩個小時,但第二天依然滿血復活。我歉意,我欠你一碗內江牛肉麵、一個甜城湖打卡,你淡然一笑:「以後會來,機會多多」。這就是你我——外地醫生內江情,內江人民回饋意。
誰家缺大米了,誰家缺菜了,誰家的水龍頭出問題了......在小區微信群里吼一聲,馬上有迴音,「我屋裡還有一袋米,給你」「我家有蔬菜,分點給你」「我會修水龍頭,我來幫你看看」......你一言,我一語,送點菜,送點米面,出點主意,問題迎刃而解。從來不知道小區有這麼多能人,從來沒有感覺到小區有這麼溫馨。這就是你我——疫情面前的鄰里情。
面對疫情,我們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合力構築起阻擊新冠病毒的鋼鐵長城。這就是你我——內江人和為內江疫情防控做出貢獻的人們。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蔣應娟(中共內江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