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信息的海洋,我們如何保證自己不隨波逐流?

2022年09月27日17:28:23 美文 1472

身處信息的海洋,我們如何保證自己不隨波逐流? - 天天要聞

時間過的飛快,一不小心就到了凌晨。忙完工作,拿出手機想休息一下,在思考開哪個app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我為什麼一定要開手機?


網絡,現在幾乎成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你在網絡上幾乎可以找到你想找的一切。然而,網絡上這海量的信息,卻也是魚龍混雜,我們在其中暢遊之時,一不小心就會被淹沒。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說,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是的,生活的重擔和激烈的競爭讓我們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於是我們全都變成了那個「圓」。我們拚命學習,就像溺水的人拚命想要抓住一塊浮木。圓越來越大,未知也隨之增多,於是我們愈發恐懼。我們不禁懷疑,難道學習錯了嗎?或許我更適合做個躺平的「傻子」。

其實學習沒錯,是我們錯了。


------------


你關注了多少公眾號?手機里安裝了多少app?你是不是感覺關掉手機就會心神不寧,感覺整個世界離你而去?於是我們不肯錯過任何信息,恨不得把整個網絡塞進自己的腦中。


這是我們犯的第一個錯誤:期望抓住所有信息。


我們聽多了某某人因為某些消息而發現商機,進而成功躋身上流社會。我們也知道機構會有比普通人更早、更全面的信息,所以我們總是干不過機構……


這些例子給我們造成了一種錯覺:信息就是財富,擁有信息就擁有成功。


然而事實上,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而已。


現代社會,網絡信息愈發往標準化、批量化的方向發展,任何人拿着長短不一、粗細不同的「材料」,按照自己的心情、立場和目的往裡添加不同的佐料。於是各種信息如爆炸般充斥你的周圍,嘩眾取寵者有之,怪力亂神者有之,空洞無物者有之,真材實料者亦有之。


然而人力畢竟有窮時,先不說腦容量夠不夠,我只問你:累不累?


所以我們必須要對撲面而來的各種信息進行篩選。


這是我們犯的第二個錯誤:不會篩選信息。


我們每個人做事都有一個動機。同樣的,你要問問自己,獲取信息的出發點是什麼?打發時間?了解世界?學習知識?


可以說,確定了這一點,你就篩除掉90%對你來說無用的信息了。


確定了方向,收集信息將會變得相對容易,關鍵詞搜索是個好辦法,它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收集到足夠的信息,我們就可以放鬆了嗎?


不,這時的信息就是一團亂麻,即便裏面全是你想要的內容,你想吃卻也無處下嘴。這時候你就要對這些信息進行梳理、分類,把它們變成一張「蛛網」,亦或者一條不斷伸展的「樹根」。


分類的原則,你可以從對你價值大小的角度入手。那些價值信息,你可以收藏細讀;那些新聞信息,你可以點到即止;那些娛樂信息,你可以看過就算;那些垃圾信息,你可以視而不見。


------------


然後,更重要的到來了。


你要判斷信息的真偽,你要從中獲得成長。


就連科學原理都有被推翻的時候,更何況這些網絡信息呢?即便是在描述同一件事實,不同的人給出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因為裏面或多或少都會加上作者的意見、點評,而是人就會有傾向性。


就比如這兩天比較火的「浙大博士送外賣,我給浙大丟人了!」。其實這是一條老新聞了,最近不知道怎麼又翻火了。各路真的假的媒體人爭相報道主人公的不屈不撓、浙大的冷血無情……


然而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我們是被這信息的洪水裹挾還是獨立的求證,做出自己的判斷?


網上很多的信息都是斷章取義,我又查了一些信息,力圖補全整個事件。

當事人孟偉,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本科畢業生,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在讀。2014年9直博,按計劃2019年畢業,然而8年後卻仍未畢業卻不肯離校,最終學校報警而被架離寢室。


用他自己的話說,那就是在校時拿過很多獎項,發不出文章時就去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一下就實踐了17、18兩年,未果。於是結婚生子,繼續試圖分散注意力,奈何孩子患有「爆發性心肌炎」,生活雪上加霜。於是他騎着單車去送外賣,並開通抖音賬號與人分享浙大博士的外賣人生。


於是便有好事之徒在網上對其極盡禮讚的同時攻擊他的老師不負責任,攻擊浙大不給發畢業證。


難道畢業證是想發就能發的嗎?何況這還是浙大。


實話說,理工科畢業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要有「實打實」的成果。之所以打引號,因為這也是相對而言。我是四大天坑專業之一的材料專業畢業,本職工作也有專利和文章的考核要求,所以有難度我是承認的。但要說同宿舍3人都早早畢業了自己8年都沒能發出文章來我是覺得不可思議的。


我特別想知道,什麼樣的社會實踐能夠讓人在面臨畢業延期的重壓之下仍然甘之如飴的實踐兩年?


科研受阻可以通過社會實踐和結婚生子來解決嗎?或許吧,但從當事人的實踐結果來看,效果不佳。


至於所謂的騎單車送外賣,就算你把腳蹬子蹬爛了,一天你能送幾份外賣?我覺得這個時間還不如留出來陪孩子。


所以我個人判斷,當事人可能志不在科研,但是無奈當初選了這條路,現在回頭已無可能,走又走不通,拿個本科畢業證又不甘心。


藉著當今信息傳遞的便利,賣賣慘,博同情。如果輿論壓力之下拿到博士畢業證那最好,最不濟還能做個網紅賺錢改善下生活,畢竟「浙大」倆字還是值些流量的。


-------------


「費斯汀格法則」說,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換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


拿到的信息只是你生活的一小部分,剩餘的部分還是需要我們自己來裝扮。儘管各種信息包圍着我們,但是只要明事、知人,它們就無法掩蓋真實的聲音,就不能遮蔽我們的視野。唯有如此,我們才不至於失去自我、隨波逐流!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絡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着鮮花的態度,決定着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