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人活着是要有信念的。
生活不易,人艱不拆。
人這一生,就像是掛帆遠航,必須得有方向,否則便無法抵抗風浪,抵達預想的港灣。
迷茫的時候,讀讀《增廣賢文》這4句話,宛如撥開層層迷霧,就又走得下去了。
01
有人堪出眾,無衣懶出門。貧富各有憂 公道不饒人。
無論貧窮、富貴,人都有自己煩惱的事情,只是煩惱不同罷了。
俗話說: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別人的蜜糖,很可能是你的砒霜,無需誇大別人的美好,放大自己的悲戚。
無論再貧窮,你依然可以穿上乾淨、整潔的衣服為自己增添信心。
景色雖不艷麗,氣度自是風雅。
深以為然。
一個人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氣質,才是最頂級的衣妝。
良田萬頃,不過日食三餐。廣廈千間,不過夜眠八尺。
功名利祿終成過眼雲煙,唯有豁達的心胸才能笑看風雲、寵辱不驚。
02
心存善念,福及子孫。
中國人提倡積德行善,認為善惡有報。
雖然這句話有點宿命論的意味,但也不無道理。
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擁有一顆慈悲之心,樂於助人,樂善好施,內心平和,處事泰然。
無論是否受過他/她的恩澤,在他/她遇到困難之時,人們都自然而然地想要伸出援助之手助之。
反之,一個作惡多端的人,處處樹敵,為人們所鄙夷,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你想孩子成為什麼樣,你得自己先成為什麼樣。
這說的也是言傳身教的家風問題。
家長的良行善舉必然會對兒女起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
於是,家庭上下,良行善舉蔚然成風,善根自然是代代相傳。
因此,福及子孫的說法並不迷信,而是一種美德的傳承。
03
好學者成才,不教者無術
學習是打開黃金屋的鑰匙。
玉不琢不成器。
想必大家都聽過傷仲永的故事。
仲永的父親在仲永才華初露之時,就帶着仲永四處應酬賺錢,再不給仲永以學習的機會。
不久後,仲永泯然眾人矣。
古人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活到老,學到老。
這個道理,我們都需要懂。
另外,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要捨不得投入,目光短淺的父母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卻忽略了子女的長遠發展。
仲永的父親如是,很多父母亦如是。
給孩子提供更多學習技能的機會,就是給孩子創造了人生更多選擇的可能。
人只有在沒有選擇的時候,才是最可悲、無助的。
父母都應該盡量避免讓孩子落入這般境地。
身為父母,當然不要強迫孩子走什麼路,但要把他們推到機會的面前,給他們引導。
先是有得選擇,後才是愛好。
04
人各有長,不可貌相
正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萬萬不可隨意看輕一個人。
有的人秀外慧中,有的人大智若愚。
有的人相貌平平,卻也肚裏藏金。
偉大蘊藏於平凡之中,其貌不揚的人也許正是世外高人。
相貌跟才華、能力是不能劃等號的。
朱元璋臉如鞋拔子,奇醜無比,卻橫掃各國,一統明朝。
馬雲也是會被埋沒在人群中的品相,卻也領頭創立了電商帝國--阿里巴巴。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做事遇人不可僅憑感覺就把人給一棍子打死了。
記得有人說過:
評價活人是最難的,因為活人每時每刻都可以發生變化。
唯有評價死人是相對容易的,也就是蓋棺定論。
深表認同。
我們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
我們最壞的習慣,是苟安於當下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
人活着是要有信念的。
所謂的信念就是,無論今天我多麼彷徨迷茫,最終,我都要過上我想要的生活。
願我們都能走一條「有心」的道路。
因為只有有心,才會通往人性的困惑與迷茫,才會直抵人的存在。
更多精彩請關注@莓芝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