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天了,關於文學是讚賞還是批判的吵嚷沸反盈天,高燒難退。各色人等,你方唱罷我登台,熱鬧中透着喧囂,喧囂中夾雜着槍榜,大有且置對手於死地才後快的愚蠢或者別有用心。
但我的看法依然停留在這世界愚蠢的人太多的層面。
說愚蠢的人太多,是因為文學根本就沒有讚賞或者批判的功能,可是愚蠢討論者偏偏要相信文學會讚頌或者批判。
但凡上過高中的同學都應該知道,小說只是「生活」的藝術記錄或者叫「生活」的藝術再現。小說既不是讚賞的錦旗、鑼鼓,小說也不是批判的短刀、長槍。
馬克思主義者一定且必須知道的基本常識是:「典型環境中之典型人物」。
所以,小說必須是娛樂的載體。
小說讓強盛有為、事事順心的人在閱讀中產生「擔憂」的責任,
小說讓多愁善感,寂寞無聊的人在閱讀中經歷「流淚」的體悟。
而這「責任與體悟」就是他們的「閱讀美感」。
自此,小說的任務完成,花錢買小說的價值回歸。
小說,僅此而已。
可是,就有人多麼善於無中生有,偏偏要生造出「讚頌與批判」,硬生生使一池碧水,活泛泛捲起萬千波瀾。攪亂了無數人的心,晃花了無數人的眼。
看來是有人「別有用心」,而且別有用心的人頗多。
但我還是要說是愚蠢,愚蠢的人太多。
不願說他別有用心,是因為我還是不願用最壞的惡意去揣測人。再說了,人之初,性本善,愚蠢的人本善良,大多如此。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跳出來吧,讀幾本小說,本是娛樂。捎帶着「看閑書掉淚,替古人擔憂」,享受美感,不亦說乎!
何必要咄咄逼人,刀槍相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不值!真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