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又是杏葉綠了杏子肥

2022年07月02日18:08:11 美文 1665

作者:老六

我的老家地處嶗山北麓的山腳下。兒時的記憶里,屬於我家的自留地里最多的果樹就是杏樹。那時,我家的杏林在十里八鄉可是小有名氣的。


知否,知否,又是杏葉綠了杏子肥 - 天天要聞

曾記得,每年一到吃櫻桃的季節,母親就開始念叨:「小滿櫻桃芒種杏」,就是說,過了小滿節氣,我們家的杏子就要熟了。我家的杏樹品種有好幾種,有冠狀杏、麥黃杏,還有一種叫甜杏,就是杏仁是甜的而不是苦的,這種杏樹我家只有一棵,這棵樹上的杏一般不賣,都是留着自家吃,吃完了杏肉杏核曬一曬再敲開取出杏仁,等着涼拌菜吃。那些年,果樹就是我們家最大的產業,每年能給我們家帶來不小的收成,父母就是靠這些果樹養活一大家子人。


知否,知否,又是杏葉綠了杏子肥 - 天天要聞

從「杏子梢頭香蕾破」到「淡紅褪白胭脂涴」,杏樹枝頭花苞漸漸綻放,淡紅漸漸褪成白色,就像被胭脂染過的一樣。父母親每天就開始關心杏子是否能夠豐收,不斷地剪枝施肥打葯,精心養護,絲毫不敢懈怠。


知否,知否,又是杏葉綠了杏子肥 - 天天要聞

從「杏花凋謝未盡」到「枝頭初結青杏」。每每放學以後,我都會跑到這杏林里,看樹看花看天空,看着一抹綠色的後面,一個個小青杏爭相欲出,看着夕陽西下餘暉燦爛的那一刻,透過綠葉,那綠的黃的紅的杏串子,更加是嫵媚動人,讓人垂涎欲滴。


知否,知否,又是杏葉綠了杏子肥 - 天天要聞

從「梅子金黃杏子肥」到「杏子壓枝黃半熟」。當別人家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的時候,我家的杏子也越長越大了。「麥黃杏」是最早成熟的,個兒不大,但味道很甜,產量也大,熟了的時候,看那一串串黃杏,挨挨擠擠地掛在枝頭,個個飽滿鮮亮,就像一串串縮小的麥穗,散發著誘人的香味。最晚熟的就是「冠狀杏」,個兒大,開始是青里透紅,後來是黃里透紅,就像是害羞的豆蔻年華的少女的臉,青嘟嘟紅嘟嘟的,惹人憐愛。

還記得當年,摘杏可是我最快樂的一件事。每當放了學,我便急忙往家跑,看看這一天杏子又熟了多少,與父母一起盤算着今年收成幾何。而每天早上,我都是早早就起床,跟父母和姐姐一起去摘杏。那時我們摘杏基本都是在早晨,因為早晨現摘下來的杏,既新鮮又好看又好吃。或者是父親送到集市上賣,或者是水果販子來收,都能賣好價錢。

杏樹與我,還有一種特別的不一樣的情結。1980年,15歲的我有幸參軍入伍。按照國家政策,當地政府每年要給現役軍人發補貼,但當時的人民公社和村裡都沒錢,就讓村裡適當地給多分幾棵果樹,管這叫「以樹代補」。因此那一年,村裡就給我家分了七棵杏樹。雖然這七棵杏樹當時還是幼樹,大約三年後才開始結果實,但父母親還是非常非常地高興,我當了兵令他們驕傲自豪,想不到還多分到了果樹。因此父母親將這七棵小杏樹當作女兒一般養護。之後,每到杏子熟了,父母總要通知我想辦法請假回家吃杏,總是把最好最甜的一棵樹給我留着,萬一我工作忙不能回去,就讓姐姐給我寄到部隊,幾乎每年都不拉,直到1992年父親去世,這個時候我也有了一定的級別,回家的機會也多了。每年杏子熟了我是一定要回去一趟的,為了吃杏,更是為了紀念父親。後來,大約是1997年,家鄉改革發展實行舊村改造,我家那一片杏林,也便被改革掉了,我還傷心了好一陣子。

榴花開正紅,杏子熟已赤」。家鄉的那一片杏樹林,快樂了我的童年,滋養了我的童年,饋贈了我的童年。知否,知否,又是杏葉綠了杏子肥。一生,難以忘懷!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絡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着鮮花的態度,決定着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