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三種人:成功者,失敗者還有平庸者。
我們很多人都是處在平庸的階段,其中有些人安於現狀享受生活,而有一些人雖然平庸但卻並不想平庸,他們想要跨越階層,嚮往成功。
但在追求成功的路上,總是充滿了坎坷。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但是在他們成功之前,都無疑經歷了很多失敗。
美國作家艾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曾經說過:「除了不再嘗試之外,沒有其他失敗。」 (There is no failure except in no longer trying.)
想想你曾經做事失敗的經歷,它們有什麼共性?
今天我想為你介紹失敗者共性的特點,以及一些世界成功人士他們的「失敗」與「成功」之路,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三分鐘熱度
我曾經信誓旦旦地喊減肥,但是我永遠三分鐘熱度。堅持了幾天去健身房,就開始找各種理由不再去健身房。
【三分鐘熱度】是永遠要不得的,明確目標之後,如果沒有堅持實施,那就是在做白日夢。
戴森的創始人,在成功前,堅持了15年,失敗了5126次,最後才把無袋真空吸塵器走向全世界,目前資產40多億美元。
我曾經看過他的故事,被他在一次次失敗面前的堅持感動。
他算是很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企業家,他身上有很多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特徵,感興趣的人多的話,我準備拍一期視頻專門為你介紹他。
做事猶豫不決
當你面前有太多選擇,你就會瞻前顧後,畏手畏腳,不知道哪個才是最優解。
這種近乎完美主義,會讓你容易錯失很多機會。
舉個簡單例子,我現在拍視頻,如果我要買齊所有裝備,學會所有剪輯技巧,然後再拍,那麼我就錯過了視頻這個創作風口。
你在現實中也是一樣的,想做什麼,就制定好目標去做。
迪士尼的創始人,曾經被告知缺乏想像力,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創造。當你猶豫不決害怕失敗的時候,聽聽迪士尼對失敗的看法。
他說:「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have a good hard failure when you』re young… Because it makes you kind of aware of what can happen to you. Because of it I』ve never had any fear in my whole life when we』ve been near collapse and all of that. I』ve never been afraid.」(「我認為在你年輕的時候有一個好的嚴重的失敗是很重要的......因為它讓你知道會發生什麼。 正因為如此,當我們瀕臨崩潰之類的時候,我一生中從未有過任何恐懼。 我從來沒有害怕過。」)
拖延症晚期
當你一切都制定好了計劃,但是你就是無限拖延,那麼結果就是一天過去了,啥也沒做完。拖延症以後我可以單獨出一期視頻,給你講講其背後的邏輯以及攻克方法。
簡單總結,就是如果你有拖延,那麼就盡量把自己的目標降低,然後每天去進步一點點。
在哈佛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中,哈利波特的作者 J.K. 羅琳概述了失敗的重要性和價值。
曾經經歷婚姻失敗,失業的打擊下,她沒有自暴自棄,依舊勤奮寫稿,沒有任何拖延,經受着出版社的多次拒稿,她依舊堅持了下去,創作出了哈利波特,她最終把自己失敗的人生成功逆轉。
我認為,最要命的一點,就是追求短期利益
我每天讀書,每天健身,這些都不是既得利益,多讀幾本書不會讓我看上去更有學問,幾天健身也不會讓我變成模特身材,但我為什麼還要去做?因為這是在為我的未來投資。
但失敗者,就會在短期看不到利益的時候,選擇放棄。
雖然看上去短期的收益讓你嘗到了甜頭,但是長期來看,這是一個賠本的行為。
世界頂級富豪,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在創業之初連續虧損20年,直到2015年才開始盈利。
如果他只關注短期利益,我們可能看不到亞馬遜的存在了。對於前期投資亞馬遜的人來說,亞馬遜給他們帶來的是豐厚的回報。
拒絕成長
失敗者對於學習是抗拒的,或者經常找各種借口,我工作太忙,我沒時間。
我們經常聽說下班後的黃金三小時定律,誰能夠在這三小時去提升自己,短期你們可能看不到差距,但是長期來看,每天3小時,一年就是1000多個小時,時間的複利是非常可怕的。
喬丹和科比都是我非常喜歡的籃球明星,他們都有個共性,就是不管獲得了什麼樣的成績,得了幾個mvp,他們都是在不斷地訓練,從未停止過。
喬丹有句話我非常喜歡,也想送給你:「I have failed over and over and over again in my life. And that is why I succeed.我一次次在我的生活中失敗,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成功。」
看到這,希望你明白,這個世界沒有所謂的失敗者,只是有一些人並沒有克服人性的弱點,把以上幾點努力克服,我們也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希望你可以給我點個贊,我是你們的寶藏乾貨博主San蝶,關注我讓你加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