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能天生就富裕的!即便父母再有錢,但就本人來講,一生下來可以說是兩手空空,一無所有。人要變得富裕,必須通過親手創造去獲取,父母給予的那不是真正的富裕,從某種角度講,反而是一種恥辱,說白了和寄生蟲沒有兩樣,是不值得提倡和尊敬的。
要創造就必須得吃苦!缺乏創造就不能擁有財富,沒有吃苦的精神創造也就無從談起。對於家庭條件不好或一般的人,尤其需要創造精神,而那些家境優越的人,創造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不僅因為創造是獲取財富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擁有財富的必然過程。唯有創造才可以改變思維,改變境遇。妄想啃老或不勞而獲,根本就不可能。而要想創造,吃苦又是必不可少的。人從步入社會那刻起,即便父輩給你做了很好的鋪墊,但你幾乎還是一無是處,至少社會和工作的經驗是非常缺乏的,都需要自己從零開始,又做好吃苦的準備,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起來,強大起來,富裕起來。所以,能吃苦是一個人是否可以創造的前提和基礎,缺乏吃苦精神壓根就談不上創造,而沒有了創造,也就枉談什麼財富了。年輕人大可以藉助父輩的財富和榮光,但決不能以此作為炫耀和懶惰的理由,如果那樣,你也就徹底頹廢了。
要創造就必須有知識!貧窮是富裕的必經之路,父輩給予的條件再優越,對於自身來講,也是一貧如洗的。在由貧到富的過程中,除了都要有吃苦的精神之外,有的人靠蠻力去掙錢,而很多的人都願意先選擇讀書,然後通過知識去改變命運,獲取財富。當然,人的境遇是不一樣的,但對知識的渴求卻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在對知識的探索中不少人走了彎路或半途而廢了。而往往這些干苦力的人們,對知識的嚮往愈發強烈,對下輩人的指望也就更多一些。
要創造就不能牢騷滿腹!有人講得好,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出來的,即便那些腰纏萬貫的大款們,即使他們獲得的社會資源要多一些,但他們的錢也是自己長期辛苦和努力的結果。這就是說,人一開始都是需要奮鬥的,自然家庭條件好的人獲取財富就更容易一些,但家庭條件不好或一般的人,同樣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和家人過得很好,甚至比那些先天條件好的人賺得更多。天下有的是賺不完的錢,就看你持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了,而成天發牢騷的人壓根就不可能大富大貴的,因為他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花在怨天尤人和哀怨惆悵上了,而沒有了時間和精力,賺錢就根本無從談起。我們都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有沉下心來,腳踏實地,老老實實賺錢,才是我們應該有的態度。今天努力奮鬥的人們,將來也才可能顯貴。而那些只管婆婆媽媽,又不想誠實賺錢的人們,一旦父母靠不住了,自然也就牢騷滿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