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忘川
鄉愁是秋天的細雨,綿長而憂傷。平日里它總是隱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無聲無息,波瀾不驚。卻又總是在我們不經意間在我們最軟弱的時候潛入我們腦海,讓憂傷瀰漫在我們身邊。
是在清明時節踏上回鄉的路,之所以在這個季節回到故鄉是因為母親,自從母親葬在故鄉的小山村後,清明時節祭奠母親便成為我回鄉的唯一理由。
當列車開始高速運行,我離故鄉越來越近時,望着車窗外一閃而過的風景,我已淹沒在咸澀的淚水中,淹沒在對母親的思念中。就在我沉入的時候,驀然聽到一句句的鄉音,把視線從窗外收回,才發現與我一同上車的五個人中居然有三個人說著我的家鄉話,一問之下,才知都是若干年前離開家鄉的鄉人,此次回鄉亦是因為縈繞的鄉愁而回鄉祭奠親人。鄉愁啊,怎會如此讓人們無論與故鄉相隔多遠,時間相距多久都忍不住要回到故鄉,聽聽鄉音看看鄉情,就有了再去拼搏再去流浪的勇氣。
幾翻倒車,在快到故鄉的小山村時,我已是淚如雨下,故鄉的田野已是一片新綠,故鄉的小河已是輕吟低唱,故鄉的風景更是輕歌曼舞,而這一切母親卻已永遠看不到了。憂傷的時候,我常問我自己,總是讓我淚水漣漣的究竟是揮之不去的鄉愁還是母親突然地逝去?讓我總是在清明前突然不顧一切地回到那個小山村的,究竟只是為了在清明時節為母親的墳頭填一捧土還是內心深處對母親的依戀?
母親的離去留給我的不僅僅是遺憾,更多的是人生的改變,這讓我只有在母親的墳前,在冰冷的墓碑前,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才能讓我積鬱在心底的愁緒略有飄散。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不時看到為親人上墳的人,一縷清香,一刀紙幣,幾滴濁淚。今日清明無雨,所以沒有雨紛紛的情致,沒有牧童,沒有杏花村的酒肆,有的是一個斷魂的我。自從把母親葬在故鄉的小山村後,我的魂就丟在了那裡。對我而言,也許對母親的思念便是潛藏於我內心深處的永遠的鄉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