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話,想說但是不好意思說出口;總有一些事情,分明記得很清楚,但是一直想要忘記;總有一些人,刻骨銘心,但是今生不能攜手同行。
人在社會上混,不管在職場,還是在家庭,還是和朋友交往,總是離不開一個「情」字。有的人為情所困,有的人因情生恨,有的人因為感情變得更好。
有一種智慧,叫「糊塗」。做人,「犯糊塗」的時候,很多事情就過去了,人與人就好打交道了。
01
和別人相處時,揣着明白裝糊塗。
一個人看清自己很難,但是看清別人很容易。並且,很多人,習慣了用自己的標尺去衡量別人的言行。一旦別人的言行和自己的想法有偏差,就認為別人做得不對,覺得別人很礙眼。
見不得別人好,看不慣比自己更差的人,其實是「心理不平衡」,無法正確認識自己。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性把自己當成主角,把別人當成配角,殊不知,當好配角,才是大智慧。
讓別人唱主角,自己在一旁觀望,你就可以真正看清別人,可以掌控局面。如果事情 很糟糕,你還可以抽身而退。作為主角,雖然出盡了風頭,但是他承擔的責任更多,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往往脫不了干係。
主角、配角,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聰明的人,往往喜歡「靠邊站」,把自己當成局外人。
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看清別人,看清局勢,是智慧;看透不說透,揣着明白裝糊塗,是大智慧。
很多人,看到什麼事情,就會爭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拚命要說服別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別人都圍着自己轉動,自己要爭主角的位置。
有大智慧的人,總是一副看不透的樣子,在人群中也是毫不起眼的人。他表面上糊塗,內心卻精明得很,不到關鍵時候,他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不會出手。
《天龍八部》里的掃地僧,一直在藏經閣掃落葉,把各路英雄看透了,但是他幾十年都在觀察,並沒有作聲。但是他卻成為了令人敬佩的人,在關鍵時候發揮了作用。
與人交往的時候,你很「糊塗」,其實是讓自己能夠「進退自如」,盡量不影響別人的發展,也不與別人爭奪「主角」。
02
對待自己的成績,「糊塗」地忘掉。
在朋友圈裡,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在「高談闊論」,他們都在想辦法炫耀自己。比方說,一大早,吃了一碗幾十塊錢的米粉,要拍個照,發朋友圈,讓別人知道自己很富有;去旅遊的時候,每到一個景點,都要發朋友圈,讓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很多人,都有「報喜不報憂」的心態,總是往自己臉上貼金。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會覺得自己還不夠優秀,賺的錢也不夠多,沒有什麼 好炫耀的。他做人很低調,對自己原有的成績,也是糊裡糊塗就忘記了。
一個人,總是記得自己的成績,就會沾沾自喜,反而會形成事業發展的阻力。糊塗一點,把成績看淡了,就會發現自己和高層次的人,還有很大距離,還需要繼續努力。
03
對待過去的恩怨,「糊塗」地放下。
前天下午,我和同事老李去辦事。我問老李:「上個星期,你和小柳吵架了,你打算怎麼辦?」
老李說:「我和小柳吵架了嗎?這件事,我都不在意了,估計他也不會在意了。」
老李說了一句糊塗話,但是他真正是一個聰明人,把同事之間的恩怨看淡了。
同事相處,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把恩恩怨怨記在心中,反而會讓自己活得 很尷尬,忘記了恩怨,發下了仇恨,同事相處就融洽了。
當然,過去的恩恩怨怨,都應該放下,不管別人傷害了自己,還是自己犯了錯誤,還是和別人有誤會,都應該一笑而過。
冤冤相報何時了?如果你記住了仇恨,你的內心就很難受,要是你想着去報仇,那麼你還可能做出衝動的事情,害人害己。
04
拒絕別人的時候,「糊塗」地混過去。
《人間失格》里寫道:「我的不幸,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就會在彼此心裏留下難以癒合的裂痕。」
在拒絕別人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覺得面子上過不去,感情上不好處理。因為放不下面子,我們總是勉為其難地答應別人。
因為你不懂拒絕,導致別人變本加厲地傷害你,或者別人一直佔有原本屬於你的利益。因為你總是在拒絕與不拒絕之間搖擺,你反而會顯得很尷尬,還可能造成很多的誤會。
如果你不善於拒絕別人,那麼你就學會「裝糊塗」。對待需要拒絕的人,你就慢慢疏遠他,和他保持距離之後,你就輕鬆多了;對需要拒絕的事情,你反應遲鈍一些,事情就慢慢「拖」過去了。
樹葉不是一天黃的,人心不是一天涼的,感情不是一天變淡的。
你學會裝糊塗,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多看起來很不好處理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當然,做人,學會「糊塗」,並不是對任何事情都是一種「稀里糊塗」的態度,應該自己承擔責任的事情,要主動擔責,應該乾淨利落地做出決斷的事情,要馬上決定。凡事都有兩面,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古龍說:「只有會裝糊塗也肯裝糊塗的人,才是真正最精明最厲害的。 」
糊塗的人,往往是有大智慧的人,只是不說而已。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