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媽媽,今年暑假我想去山裡抓蟲子!”“傻孩子,蟲子有啥可抓的?媽媽帶你去三亞海邊度假。”“我不,我們班同學好幾個都和老師一起出去抓蟲子,抓的大甲蟲可帥了。”以上對話可能暫時還沒有辦法引起大家的共鳴,甚至讓大家感到莫名其妙,因為沒有人會大老遠
04月01日
1291
科學
在人類的生活中,玻璃是一種常見且重要的材料。它的身影無處不在,從我們居住的房屋窗戶,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種器皿,都能看到玻璃的存在。玻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其發展歷程充滿了曲折與獨特早在五千多年前,簡單的玻璃珠就已經出現。
04月01日
1022
科學
3月29日—30日,DEAI 2025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國際學術會議(以下簡稱“DEAI 2025”)在東莞和惠州成功舉辦。本次大會首次雙城聯動,主會場設在廣東科技學院松山湖校區,分會場設在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東校區,以“賦能未來: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的融合發展”為主題,通過主旨報告、優秀論文口頭彙報、海報展...
04月01日
9712
科學
中新網西安4月2日電 (記者 阿琳娜)“為什麼要進行極地考察?”“去南極考察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南極的自然風光是怎麼樣的?”……以“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探索自然奧秘、勇攀科學高峰”為主題的極地知識進校園陝西站首場活動1日在西安
04月02日
1518
科學
每次一推出就秒殺完名額的徐家匯-佘山“‘向光而行 海派尋源’市民修身巴士”探源之旅,去年8月的計劃因為颱風“泡湯”,讓許多市民大呼遺憾。春暖花開的日子,這趟天文氣象地震科普之旅又安排上啦!上周末,同樣是秒殺到名額的親子家庭們坐上巴士,從徐家匯源出發,最終到達佘山,一一打卡徐家匯觀象台(上海氣象博物館)...
04月02日
2475
科學
4月1日,以“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探索自然奧秘、勇攀科學高峰”為主題的極地知識進校園活動走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科普講座、連線南極、現場互動……極地工作者帶領師生,開啟了一場與極地的跨時空對話。活動現場,與會者首先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南極秦嶺站建成並投入使用的重要賀信精神,觀看了中國極地...
04月01日
6881
科學
上海浦東三棲應急救援保障服務中心的首批10名隊員於3月30日傍晚抵達緬甸仰光機場,3月31日當地時間10點15分到達曼德勒。31日晚8時許,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好不容易聯繫上領隊徐俊。他表示,從抵達重災區的那刻起,隊員們幾乎沒有休息過,連吃飯都是見縫插針輪流的。“今天一共探測了4個點位,目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已...
04月01日
6018
科學
熱活化延遲熒光(TADF)材料被引入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領域以來,因其無需重金屬即可實現100%的理論內量子效率備受關注。相比於小分子,TADF聚合物具有天然的可溶液加工特性,可以有效降低OLED製備成本。然而,傳統TADF聚合物因分子骨架中給受體結構的扭曲振動和共軛效應,普遍存在發射光譜較寬(半峰寬FWHM達70-120 nm...
04月01日
8282
科學
文| 實用電腦手機技巧編輯」實用電腦手機技巧引言在科學探索的漫漫征途中,人們總是好奇未來的模樣,試圖藉助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去一探究竟。但當那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結果擺在面前時,人類又該如何面對?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得出了一
04月02日
1346
科學
文 | 追問nextquestion描述一下每日為你辛勤工作的腦子的外觀,它長什麼樣?想好了嗎?你的描述是不是“它分為左、右兩個半球,表面布滿深淺不一的腦溝和腦回”?沒錯,這正是我們大腦最為人熟知的外觀,然而腦的概念不止於大腦——你剛才的描述,包括小腦了嗎?如果你的答覆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你沒有忽視這個維持你基...
04月01日
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