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糖尿病人的煩惱:空腹血糖總是高怎麼辦?

2024年06月10日20:13:04 健康 195429
瘦糖尿病人的煩惱:空腹血糖總是高怎麼辦? - 天天要聞 瘦糖尿病人的煩惱:空腹血糖總是高怎麼辦? - 天天要聞
11:56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樂心醫療(300562.SZ)取得兩項醫療器械註冊證 - 天天要聞

樂心醫療(300562.SZ)取得兩項醫療器械註冊證

智通財經APP訊,樂心醫療(300562.SZ)公告,公司近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公司兩款產品(上臂式電子血壓計、電子血壓計)醫療器械註冊申請已通過審批。...
深圳平湖南綜合物流樞紐項目開展“送健康體檢”活動 - 天天要聞

深圳平湖南綜合物流樞紐項目開展“送健康體檢”活動

6月22日,記者獲悉,深圳平湖南綜合物流樞紐項目聯合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開展“送健康體檢”活動,一線建築工友在“家門口”享受了貼心周到的體檢服務。“平時去醫院體檢又花錢又排長隊,這次免費體檢送上門,省時省力還省錢,我們聽到消息第一時間就來了。”工人吳世傑激動地說道。據悉,本次活動惠及中鐵四局平湖南綜合...
人在鄉村坐,名醫網上來——東台市中醫院中醫遠程會診見聞 - 天天要聞

人在鄉村坐,名醫網上來——東台市中醫院中醫遠程會診見聞

傳統中醫望聞問切,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醫生患者面對面。即使是在高科技發達的21世紀,醫療遠程會診也只是在西醫院比較常見。很難想象,中醫可以遠程為患者把脈、面診、開藥、治病。然而就在今天,在江蘇省鹽城市東台市中醫院的所見所聞,卻徹底顛覆了許多人固有的認知。采脈儀、把脈儀、面舌儀……在東台市中醫院門診大樓四樓...
Visualized Cancer Medicine徵稿:最重要的問題 - 天天要聞

Visualized Cancer Medicine徵稿:最重要的問題

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1866 - 1925)誕辰150 周年,Cancer Communication (其前身是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在2016年發起了一次十分獨特的徵文活動:在全球範圍內徵集有關癌症研究領
近期高發!上海有醫院一天看診500人次……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近期高發!上海有醫院一天看診500人次……醫生緊急提醒

“那隻柴犬是我們家金毛的玩伴,以前我也摸過它,沒想到這次竟然被它咬了。”6月23日市民沈女士剛剛打完狂犬疫苗第5針看着手指上結的很大一個疤她依然想不通熟悉的狗竟然會咬人沈女士被咬傷的手指記者從醫院犬傷門診了解到隨着梅雨季到來犬傷門診的就診量開始上升而其中一部分市民都是被熟悉的狗所傷自家狗狗的好夥伴竟然咬...
二甲雙胍這個副作用發病率在2%至30%之間,特別是老人 - 天天要聞

二甲雙胍這個副作用發病率在2%至30%之間,特別是老人

早晨,84歲的李老先生如往常一樣,在公園裡悠閑地散步。但不同於以往的是,他最近總感覺頭暈乏力,步態也顯得有些不穩。這樣的癥狀持續了兩周,直到一次不慎摔倒,才讓他和家人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李老先生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一直服用二甲雙胍控制血糖
中老年是“生命高危期”,需注意養生,否則這2種病分分鐘會中招 - 天天要聞

中老年是“生命高危期”,需注意養生,否則這2種病分分鐘會中招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那就是人到中年之後體力和精力會嚴重下降,尤其是隨着年齡不斷增長,力不從心的感覺也會越來越明顯。  事實上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在過了青壯年時候之後,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會不斷下降,而且還很可能導致一些疾病出現,所以一定要積極保養身體,並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尤其是這2種疾病,分分...

健康分類最新資訊

看東西模糊不一定是老花眼,警惕“黃斑變性”這個“致盲殺手”! - 天天要聞

看東西模糊不一定是老花眼,警惕“黃斑變性”這個“致盲殺手”!

今年70歲的肖叔叔,被確診患有老年性黃斑變性已經四五年了,如今他視力維持較為穩定,堅持注射抗VEGF鞏固治療,同時定期會到衡陽愛爾眼科醫院進行複查並調整用藥。肖叔叔回憶起幾年前自己的視力剛開始減退的時候,當時他認為只是自己的“老花眼”加重了而已,便沒有太放在心上。誰知後來視力下降的厲害,肖叔叔無論看什麼都...
第四屆“人民健康之星”科普行動走進河北石家莊 - 天天要聞

第四屆“人民健康之星”科普行動走進河北石家莊

“實用的科普,暖心的服務,‘人民健康之星’科普行動真正做到了把健康送到大家身邊。”“年紀越來越大,總擔心自己患上‘三高’。通過今天專家的科普和健康諮詢,心裡有譜兒了。”“今後要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讓晚年生活更健康、更精彩!”……6月26日,由人民健康發起,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
中醫智能創新產業園落地 開啟醫藥發展新格局 - 天天要聞

中醫智能創新產業園落地 開啟醫藥發展新格局

封面新聞記者 劉雨曦6月26日,由中共成都市金牛區委、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政府、成都中醫藥大學主辦,金牛壩科技服務功能區管委會、金牛國投集團承辦的“中醫智能創新產業園”創建啟動儀式在成都中醫藥大學十二橋校區圓滿舉行。現場成立:醫藥智能大模型信創聯盟據了解,中醫智能創新產業園將圍繞中醫藥關鍵技術裝備全新賽道,...
中國醫科大學60多位同等學力博士無法畢業?有學生稱或將損失近百萬元 - 天天要聞

中國醫科大學60多位同等學力博士無法畢業?有學生稱或將損失近百萬元

近日,多位中國醫科大學同等學力博士研究生髮文求助,稱該校有60多人在通過同等學力博士論文答辯後,被校方告知他們無法授予學位,需“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及發表高質量文章”,才能取得學位證。不符合要求的學生,需要簽署自動退費退學協議。6月26日,多位中國醫科大學同等學力博士研究生向新黃河記者證實,帖文情況屬實...

全站最新資訊

承德“兩部條例”將於7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天天要聞

承德“兩部條例”將於7月1日起正式施行

6月25日,承德市召開《承德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和《承德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頒布實施新聞發布會,就“兩部條例”的主要內容、特色亮點以及制定的重大意義進行發布。       據悉,“兩部條例”於2023年12月29日經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並於2024年5月28日經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查...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 天天要聞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嫦娥六號返回器25日攜帶月壤順利着陸,實現人類歷史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持續引發外媒的廣泛關注。  《紐約時報》刊文稱,中國成為首個從月球背面取回樣品的國家。嫦娥六號任務的樣品可能蘊藏着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線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此次任務攜帶的樣品是由中國國家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