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為啥不能碰?長期和經濟脫節的真正原因

2024年05月06日07:43:04 財經 390531
中國股市為啥不能碰?長期和經濟脫節的真正原因 - 天天要聞 中國股市為啥不能碰?長期和經濟脫節的真正原因 - 天天要聞
16:21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你發現沒?因為缺錢,社會上已經出現了5個大變化,建議早做準備 - 天天要聞

你發現沒?因為缺錢,社會上已經出現了5個大變化,建議早做準備

近年來,經濟環境的波動讓許多人感到不安,企業裁員潮湧動,就連那些大型企業也不能倖免。上班族們在這片風雨飄搖中愈發艱難。有人可能會說:“既然上班這麼難,那就自主創業吧!”然而,在目前的經濟大環境下,自主創業並非一條輕鬆的出路。許多創業者也常常抱怨資金短缺、生意難做。
權益類基金“回血”明顯,FOF勝率高升,加碼布局海外基金 - 天天要聞

權益類基金“回血”明顯,FOF勝率高升,加碼布局海外基金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彭水萍上周,公募FOF繼續享受港股利好的紅利,從權益類FOF表現來看,重倉港股相關資產的產品凈值繼續上漲,有的已經連續數周保持正收益。在本輪港股行情啟動之後,很多重倉港股資產的公募基金凈值修復明顯,特別是一些被公募FOF重倉的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已有不小的漲幅。權益類FOF繼續保持...
激發新質生產力,港中大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研發快速增長 - 天天要聞

激發新質生產力,港中大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研發快速增長

5月20日上午,《激發新質生產力:香港中文大學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研究貢獻》報告發布會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舉行。香港中文大學委託顧問公司分析粵港澳大灣區過去五年(2018年至2022年)的研發概況,發現粵港澳大灣區研究產出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7.9%。
2024-05-21 周二機構交易明細 - 天天要聞

2024-05-21 周二機構交易明細

2024-05-21 周二機構交易明細【重要提示】本文僅是個人交易復盤筆記。文中所提及的任何觀點及個股不構成買賣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政府債券供給高峰來臨 債市“資產荒”緣何難解 - 天天要聞

政府債券供給高峰來臨 債市“資產荒”緣何難解

政府債券供給高峰即將來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匯總各地已披露的地方債發行計劃發現,今年二季度將有約1.7萬億元專項債發行,其中新增專項債規模可能達到1.2萬億元,發行節奏較一季度明顯提速。
中美日世界500強差距斷崖:美國136家,日本僅41家,中國讓人意外 - 天天要聞

中美日世界500強差距斷崖:美國136家,日本僅41家,中國讓人意外

文|小彭的燦爛筆記編輯|小彭的燦爛筆記【前言】世界500強企業是美國《財富》商業雜誌發布的一個排名,排名的依據就是全球範圍內的各個國家,各個企業的營業收入。其數據來源都是各個公司公開的一個財務數據,而且其工作人員也會對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調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

財經分類最新資訊

壓不住了!這一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 - 天天要聞

壓不住了!這一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

來源:數據寶輪胎行業迎景氣上行趨勢。6月4日至6日,貴州輪胎以“新起點、新征程”為主題,攜其最新歐洲二代TBR升級產品、技術成果等亮相德國科隆國際輪胎展。玲瓏輪胎在展會上推出輪胎行業內首條綠色環保輪胎,該輪胎的特點在於其應用了高達79%的可持續發展材料。德國科隆國際輪胎展是輪胎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輪胎展之一,...
歷史上的今天:我國第一家期貨交易所正式成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我國第一家期貨交易所正式成立

6.10 歷史上的今天1991年6月10日,33年前的今天,我國第一家期貨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正式成立。次年1月18日,交易所正式開業。這標誌着期貨市場在中國的試驗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是改革開放後最早探索和實施市場化改革的行業,創辦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是當時推動有色金屬市場化改革的成功範例之一,...
從200元跌到8元一斤!正大量上市… - 天天要聞

從200元跌到8元一斤!正大量上市…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有一種水果成為了今年水果界的“新寵”眼下 藍莓正大量上市藍莓佔據了商超和水果店的“C位”然而,曾賣到數百元一斤的藍莓,價格卻迎來“跳水”,目前國內多地已出現“十元三盒”的藍莓。近日,在四川、雲南藍莓產地調查發現,這個頂着網紅光環的“奢侈品水果”,價格神話未能延續,正呈逐年大幅下降趨...
A股最新“ST”退市新規,近500家企業暴雷,有沒有你的持倉股? - 天天要聞

A股最新“ST”退市新規,近500家企業暴雷,有沒有你的持倉股?

市場近期半個月的調整,彷彿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無數投資者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方向,甚至傾家蕩產。帶血的籌碼在市場的大浪淘沙中不斷翻湧,其中,ST企業、退市公司以及監管問詢的公司比比皆是,市場的恐慌情緒再次蔓延。年初的那一幕彷彿重現,投資者們再

全站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