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撰文丨王聰編輯丨王多魚排版丨水成文將治療藥物靶向遞送到內臟器官(例如用於促進器官損傷的癒合,或促進癌細胞凋亡),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顯示出巨大前景。目前,主要的遞送方式依賴於循環,然而,這種模式效率低下,難以到達靶器官,難以穿透細胞膜,還存在着安全性和可控性的限制。因此,有必要開發精準、安全且高效的靶...
05月12日
3601
科學
光明網訊(記者 曾震宇)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布會上,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表示,凡是說“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發生某級地震”,這肯定是地震謠言,不可信。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確信這是地震謠言。中國災害防禦...
05月12日
2564
科學
5月10日,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外綜合考察途中,再次監測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象鼻蘭。這是繼2022年在長青保護區首次發現象鼻蘭後的又一次重要發現,標誌着區內存在穩定的野生象鼻蘭種群。
05月12日
1304
科學
“讓綠葉蟬蟲潮來得更猛烈些吧!”5月11日的清晨,開平天露仙源茶廠負責人梁小汕望着葉片上密密麻麻的暗綠色身影,眼底儘是期待。曾經令茶農聞風喪膽的綠葉蟬,如今成了他眼中雕琢茶香的“天然工匠”。
05月12日
1744
科學
EBSD基礎知識:EBSD應用-李晶分析。大家好,這裡是中材檢測科普講堂。·1.形變李晶的識別。通過EBSD技術可以確定材料內部的李晶組織,李晶與基體之間存在特定的對稱關係和取向關係。例如在立方晶系金屬中,李晶與基體之間可能存在60°111
05月13日
1246
科學
### 時空壓縮:改寫人類文明的“魔法沙漏”——從杭州超重力場看未來科技革命想象一下,一杯渾濁的泥水在自然環境中需要沉澱一天才能清澈,而一台機器只需旋轉一分鐘就能完成分離——這就是浙江大學牽頭建設的“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CHIEF)
05月13日
1342
科學
生活中,你是否有這樣的疑問:皮膚劃個小口子,過幾天就能好得跟原來一樣。可牙齒呢,為啥我們的牙齒受傷了就不能像皮膚那樣自我修復呢?一旦出現齲齒,就只能眼巴巴地等着牙醫來幫忙,而且有時候還很難修復,這到底是為啥呢?
05月12日
1520
科學
【來源:合肥在線】“五月榴花照眼明”。近日,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合肥市花石榴花開了,風動裙裾醉了夏天。5月12日,記者走進勞動公園,在一片綠意中,被一朵朵紅花吸引,走近一看,原來是合肥市花石榴花綻放了。
05月13日
1510
科學
目前,“雪龍2”號船正在返回國內,此前,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在羅斯海進行了首次秋冬航次的探索之旅。在南極,萬物有靈。最常見也最寒冷的冰,也能講述一萬年的故事,科考隊員就針對海冰進行了專項研究。總台央視記者 王楠:這裡是“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今年3月下旬,我們在新西蘭完成補給後,重新返回南極的羅斯海...
05月13日
6217
科學
今天(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當災害發生時,科學有效的自救互救是減輕災害損失的必備技能。每年地球都會發生大約500萬次地震就在接下來的一分鐘時間裡地球就可能會發生幾十次地震但為什麼我們通常都感受不到這些來自地殼的震動呢?
05月12日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