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
普賢菩薩告訴我們:我們所禮敬的,不是一佛、二佛,而是在十方佛土中教化眾生的諸佛如來,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12月09日
1226
佛學
八十八佛的名號:1、 南無普光佛2、 南無普明佛3、 南無普靜佛4、 南無多摩羅跋栴檀(zhān tán)香佛5、 南無栴檀光佛6、 南無摩尼幢(chuáng)佛7、 南無歡喜藏摩尼寶積佛8、 南無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9、 南無摩尼幢燈光佛10、南無慧炬照佛11、南無海德光明佛
02月22日
1446
佛學
逢大事,結婚、葬禮,民間有習俗,不走回頭路。結婚是喜,迴路“回爐”諧音,對於幸福,人們寄予厚望,新人若回,不吉利;葬禮乃悲,回頭,不甘,不忍,不舍,亡者難安,舊情臟事帶不走。我事中,常聞“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語為救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廟宇、連廊,祈福同樣,亦不走回頭路。
12月28日
1639
佛學
弘一法師說:“儘力之後,就選擇隨緣吧,人的手就那麼大,握不住的東西太多了,世間一切皆為空歡,沒有一樣東西真正屬於你,你來皆大歡喜,你走,兩手空空,唯一屬於你的,就是你活着的每一個瞬間。”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我們來時皆大歡喜,而離去時卻常常兩手空空。
12月06日
1875
佛學
昨天是讀誦《地藏經》的第177天。因為我基本上是趁着孩子午睡的時候讀誦經書的,但到了孩子的午睡時間,估摸着是因為昨天起太晚了,睡眠時間很充足,所以才導致他午睡時睡不着。
12月28日
1573
佛學
故事。在古老的佛陀弟子中,有一位名叫韋摩的智者,他以超凡的智慧和慈悲心著稱。韋摩在一片僻靜的山谷中修行,吸引了許多弟子前來求教。有一天,一位年輕的弟子來到維摩的廟宇,恭敬地向他請教大師:請您傳授一些智慧的法門,讓我能夠更好地修行。
02月08日
1789
佛學
#佛教哲理故事#在古老的山谷中,一位名叫阿修羅的僧侶終日思考幸福的真諦。他遊歷於人間,尋訪智者,卻仍無法領悟。一日,阿修羅在林間偶遇一位悟道已久的隱士,名曰慈光。慈光對他說:“幸福,如同林中的鳳凰,雖不常見,但其歌聲常在。
11月08日
1891
佛學
在九蓮南路的謝家壟路段旁邊有個蓮宗禪寺,因為離住地較近,春節期間回城得早也沒什麼事就又來到裡面轉轉。可能是大家忙於過春節,寺裡面也是比較冷冷清清的,幾個供着菩薩和佛的殿堂門也是關着的。
02月24日
1039
佛學
沉香閣的沉香觀音像供奉在寺內觀音閣內,其像高約米許,雖呈坐姿,但屈一足,一手搭膝,一手撐座,頤首微側,似凝思,被稱為"如意輪觀音",其身由珍貴的沉香所雕。沉香木又稱異香仙木,被譽為植物中的鑽石,而且年代愈久,香氣愈烈。如果您在雨天拜訪沉香閣,便會嗅到其悠揚綿厚的馥郁清香。
01月09日
1870
佛學
今天,我們要揭開一枚穿越時空、閃耀着神秘光芒的寶物——天珠。這不僅僅是一顆石頭,它是信仰的載體,是歷史的見證,也是現代時尚潮流中的獨特存在。
02月09日
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