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中國藍新聞 浙江之聲記者 徐欣悅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今天13時中心位於溫州偏東方向約118公里的海面上,預計將於今天傍晚到夜間在台州到寧德一帶沿海登陸。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胡堯文介紹,目前看,儘管颱風強度不強,但有三個特點要特別關註:一是路徑罕見,作為第一個從南海穿過台灣海峽再可能登陸浙...
07月08日
9604
科學
《侏羅紀世界:重生》口碑兩極分化嚴重,“異形恐龍”到底值不值得去看? 先說結論,侏羅紀粉絲必沖,但請降低期待! 首先,這一部看的究竟是什麼? 科學家培育出超大混血恐龍,....
07月08日
2722
科學
預計此次高溫天氣中,約37.8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將打破多項紀錄,夜間低溫也僅能降至約21.1攝氏度或26.7攝氏度左右,幾乎無法帶來絲毫緩解。
07月08日
1333
科學
成年人大腦中能否產生新生神經元?對於這一問題,神經科學家已經爭論了上百年。早在上世紀之初,被譽為“現代神經科學之父”的神經組織學家Santiago Ramón y Cajal認為,成年人的大腦細胞是固定、終末化且不可改變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神經科學家都認為在兒童時期過後,人類的神經元就已經全部成熟。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
07月08日
8905
科學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等眾多科學家和青年科研人員相聚上海黃浦江畔,參加“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科學峰會”。這場峰會聚焦科學未來發展趨勢,在對話環節請科學家預測未來、寄語青年。西湖大學校長、2017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施一公院士認為,AlphaFold(阿爾法摺疊)人工智能系統的問世,改變了生命...
07月08日
6413
科學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文/慧心引力佳編輯/慧心引力佳自從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之後,他就瘋狂的針對中國,像是跟中國有什麼世仇一樣。
07月09日
1350
科學
Q輻射具有兩面性!“快把WiFi關了,有輻射!”“電腦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輻射!”“孕婦必須穿防輻射服!”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眾對輻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懼。然而,科學真相往往顛覆認知。恐懼:混淆與誤解公眾對輻射的深度誤解和過度恐慌,常因混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輻射類型: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γ射線等高能輻...
07月08日
1929
科學
6月5日,中亞留學生在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習中文。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8日電 題:架起絲路連心橋——新疆擴大中亞教育合作促進民心相通。
07月09日
1061
科學
4日,記者走進位於海城經濟開發區的遼寧鑫達滑石集團生產基地,只見車間內數百台智能設備開足馬力,自動化上料系統與中控室緊密配合,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07月08日
1585
科學
一項針對智利六座火山的新研究表明,厚厚的冰川可以抑制火山噴發數千年,使地下深處岩漿房的壓力悄無聲息地積聚。但一旦冰川消退,這種壓力就會釋放——有時甚至是爆發性的。
07月09日
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