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從寧鄉花明樓劉少奇銅像廣場到湘潭韶山毛主席銅像廣場,30公里,5個小時,40000多步,金海學子通過徒步串聯起兩位偉人故里,感悟了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與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的精神共鳴,在山水間構建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課”。
04月13日
1309
歷史
副標題:清朝歷史雜談46-脫離現實的民族主義與權力鬥爭的結合,就是滿清最終被掃進歷史回收站的根本原因(本文中所有的圖片均來源於互聯網,倘若存在不當之處,還望聯繫予以刪除)(本文共計 3500 字,閱讀完畢大約需要 11 分鐘)回望清朝晚期的
04月12日
1270
歷史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宣布對中國實施“封鎖禁運”,一些西方國家和接受美援的國家紛紛跟進,試圖將新中國鎖死在孤立之中。2025年的今天,美國又一次揮動關稅大棒,宣布對中國加征125%的關稅。
04月13日
1004
歷史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被戴比爾斯沿用了130年的營銷金句,正在豫東小城柘城的實驗室里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當美國市場實驗室培育鑽石的市佔率飆升至56.8%,西方珠寶巨頭們終於意識到:那個曾被視作"行業攪局者"的河南縣城,正在用科技力量重構全球鑽石產業的底層邏輯。2024年戴比爾斯財報顯示,其營收同比暴跌2...
04月13日
2913
歷史
翻開中華文明的厚重史冊,總有一些話語如驚雷炸響,穿越時空千年依然不滅,一出口,就註定要震動山河、鐫刻青史。它們或振聾發聵,點燃反抗的烈火;或氣吞萬里,彰顯大國的威嚴;或字字泣血,詮釋忠義的極致。
04月13日
1784
歷史
秦漢官府通常在民眾雲集的市衢處決罪犯,此類公開實施的死刑稱為“顯誅”,或曰“顯戮”,其執行過程分為三個互相銜接的司法程序:其一,宣布罪狀和判決,表示犯人被殺是罪有應得,亦為警戒世人。
04月13日
1130
歷史
明朝不知道何時成為了了今天大部分漢人群體的精神寄託,以朱元璋恢復漢室為榮譽,然而,就是這麼被精神寄託的朝代,卻始終有一個問題爭議不斷,就是明朝末年到底有多少人口,因為,明末的人口數量,決定了明末清初戰爭到底死亡了多少人。比較極端的明粉就用這
04月13日
1479
歷史
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在大多數人相信國家,眾志成城時也會想起兩年前一個留美博士深深的“背刺”。
04月13日
1838
歷史
一個小小的太平洋島國,33個珊瑚島散落在赤道兩側,風景美得像畫,可惜卻隨時可能被上漲的海水一口吞沒。基里巴斯正在面臨的現實。這個國家曾經因為一個“反華總統”的決策,選擇了跟我國翻臉,轉而投向台灣所謂的“懷抱”,結果呢?
04月13日
1953
歷史
4月13日,國家安全部視頻號公布了一起重大間諜案件:某部門公職人員聶某某,熟知保密規定,卻處心積慮出賣情報牟利,因間諜罪被判處無期徒刑。網頁截圖據報道,聶某某喜歡炒股,因盲目使用股票槓桿,導致巨額虧損。同時,他作為一流名校畢業生,在單位選拔處長時落選,心中充滿怨氣。此外,聶某某妻子懷上二胎,家庭開支增...
04月13日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