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中國歷史關鍵轉折,楊貴妃要背鍋嗎?安祿山為何背叛大唐|思維實驗室·特輯

2023年07月25日21:01:26 歷史 99064
安史之亂:中國歷史關鍵轉折,楊貴妃要背鍋嗎?安祿山為何背叛大唐|思維實驗室·特輯 - 天天要聞 安史之亂:中國歷史關鍵轉折,楊貴妃要背鍋嗎?安祿山為何背叛大唐|思維實驗室·特輯 - 天天要聞
30:58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 天天要聞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 天天要聞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確立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了“兩個一百年”...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劉新民,被查 - 天天要聞

劉新民,被查

據重慶市紀委監委7月8日消息:墊江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劉新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劉新民(資料圖)公開信息顯示,劉新民,女,漢族,重慶市奉節縣人,1973年6月生,重慶市委黨校研究生,1994年10月參加工作,199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她早年長期在重慶市奉節縣工作,曾任:...

歷史分類最新資訊

冒功者,就該被永遠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遺臭萬年 - 天天要聞

冒功者,就該被永遠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遺臭萬年

本文是歷史架空小說,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對號入座,那就是做賊心虛。看得懂就看得懂,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了。我國隋唐時期,百濟恃仗高句麗支持,多次侵犯新羅,二者結為世仇,戰爭不斷。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百濟與高句麗、靺鞨聯合攻打新羅,連續奪
即將消失的永泰古城,西北活着的明代城池,我竟然在這裡住了一晚 - 天天要聞

即將消失的永泰古城,西北活着的明代城池,我竟然在這裡住了一晚

我是塞外小野,這一次西北大環線從蘭州始發,第二站來到白銀市,在白銀市的景泰縣發現了一座400多年歷史的明代古城。保留完好的古村布局,至今還住着30多戶人家,在古城裡住了一晚,體驗到了西北蕭瑟中的人間煙火。西北地區留下的古城大多殘垣斷壁,位於白銀景泰縣寺灘鄉的永泰古城應該是西北地區僅存的一座保留完整的土夯...
1/3抗戰文物史料首曝光!專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 - 天天要聞

1/3抗戰文物史料首曝光!專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

7月8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恢復對外開放,並推出《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公眾可免費參觀且無需預約。此次展覽面積達1.22萬平方米,展出照片1525張、文物3237件。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羅存康在開放首日接受南都、N視頻專訪時介紹,此次主題展...

全站最新資訊

佩德羅雙響斬舊主,切爾西強勢晉級世俱杯決賽 - 天天要聞

佩德羅雙響斬舊主,切爾西強勢晉級世俱杯決賽

北京時間2025年7月9日凌晨3點,2025年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盃半決賽在美國新澤西的大都會人壽體育場打響。面對南美冠軍弗魯米嫩塞,英超豪門切爾西在一場節奏緊湊、攻防激烈的比賽中,憑藉佩德羅的梅開二度,2-0完勝對手,昂首挺進決賽,靜待巴黎
冒功者,就該被永遠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遺臭萬年 - 天天要聞

冒功者,就該被永遠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遺臭萬年

本文是歷史架空小說,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對號入座,那就是做賊心虛。看得懂就看得懂,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了。我國隋唐時期,百濟恃仗高句麗支持,多次侵犯新羅,二者結為世仇,戰爭不斷。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百濟與高句麗、靺鞨聯合攻打新羅,連續奪
50歲女星結束14年婚姻,搬出豪宅 - 天天要聞

50歲女星結束14年婚姻,搬出豪宅

據台媒報道,50歲前港姐(現名吳忻熹)去年乳腺癌複發,直至今年3月,吳文忻透露癌症已由第3期變至第4期,至今病情仍然不穩。同時,她亦於早前在自傳中,公開透露與丈夫陳劍陵離婚的消息。吳文忻近日將家中家電以“賤價”在網上出售。
孫穎莎苦戰五局險勝高達 - 天天要聞

孫穎莎苦戰五局險勝高達

北京時間7月8日,在美國進行的大滿貫賽事中,中國乒乓球隊核心主力孫穎莎迎來女單第三輪挑戰,對手是來自德國、排名不斷上升的新銳球員高達。最終,孫穎莎經過49分鐘鏖戰,以3比2(9-11,11-7,10-12,11-7,11-7)艱難勝出,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