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為何要攻打烏克蘭!? 懶人包一次看懂!

2023年07月22日04:38:24 軍事 739125
俄羅斯為何要攻打烏克蘭!? 懶人包一次看懂! - 天天要聞 俄羅斯為何要攻打烏克蘭!? 懶人包一次看懂! - 天天要聞
13:56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記者觀察丨從埃拉特港看以色列為戰爭付出的經濟代價 - 天天要聞

記者觀察丨從埃拉特港看以色列為戰爭付出的經濟代價

埃拉特港是以色列連接紅海的唯一港口,具有重要的貿易和戰略意義。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地區局勢迅速升級。數據顯示,2023年共有14.9萬輛車經由埃拉特港進口,而整個2024年,這個數字為0。埃拉特港空蕩蕩的碼頭,折射出了這場複雜地區衝突所帶來的經濟代價。記者:馮國芮 王卓倫 陳君清報道員:尼克·柯留辛...
高光時刻牽動世界目光,三大喜訊見證中國崛起新征程 - 天天要聞

高光時刻牽動世界目光,三大喜訊見證中國崛起新征程

中國,牽動世界目光。近日,重磅喜訊傳來,神州大地洋溢着喜悅氛圍,民眾心中滿是歡欣鼓舞,恰似新春佳節般的熱鬧與歡騰。三項重磅喜訊成果,不僅深刻影響國際格局,更彰顯中國智慧與擔當。5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聯合發表《關於進一步深化中俄
總台記者觀察丨哈馬斯釋放美以雙國籍士兵 以方堅稱未承諾停火 - 天天要聞

總台記者觀察丨哈馬斯釋放美以雙國籍士兵 以方堅稱未承諾停火

據以色列多家媒體12日報道,以國防軍已於今天中午暫停對加沙地帶的炮擊,準備為哈馬斯釋放以色列士兵艾丹·亞歷山大開闢“安全走廊”。據以色列陸軍電視台消息稱,亞歷山大已於當天晚些時候在加沙南部的汗尤尼斯被釋放。以色列士兵艾丹·亞歷山大在美國新澤西州長大,擁有美國以色列雙重國籍,被認為是扣押在加沙地帶的最後...
盧秀燕祝江啟臣選台中市長心想事成,未正面回應是否參選國民黨主席 - 天天要聞

盧秀燕祝江啟臣選台中市長心想事成,未正面回應是否參選國民黨主席

中國國民黨籍台中市長盧秀燕5月12日出席豐原區多所小學活動中心興建工程聯合動土典禮,與有意參選下屆台中市長的藍營民代江啟臣同台。盧秀燕致辭時特別提到,明年要地方選舉,在座包括民代、里長都對台中市校園活動中心建設有所奉獻,明年有些人要爭取連任,有些要選縣市長,在此祝福大家心想事成。台中市教育局12日舉辦“...
剛被巴鐵擊落6架飛機,東大又上了新強度 - 天天要聞

剛被巴鐵擊落6架飛機,東大又上了新強度

近日,巴基斯坦總理的一句話,讓印度人徹底破防了。5月7日凌晨,印巴爆發了20多年來最激烈的空中衝突。據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通報,巴軍擊落印度6架戰機,包括3架法國“陣風”、1架米格29UPG和1架蘇30MKI,甚至用導彈摧毀了印方境內一處軍事

軍事分類最新資訊

從韜光養晦到大戰略到反霸大戰略的蛻變 - 天天要聞

從韜光養晦到大戰略到反霸大戰略的蛻變

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深度調整的浪潮中,中國外交戰略正經歷着從 “韜光養晦大戰略” 到 “反霸大戰略” 的歷史性蛻變,這一轉變不僅折射出中國國力的顯著提升,更彰顯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1993年,第1集團軍坦克第10師的師部駐地,為何駐防蘇州? - 天天要聞

1993年,第1集團軍坦克第10師的師部駐地,為何駐防蘇州?

1993年,第1集團軍坦克第10師的師部駐地,為何駐防蘇州?“吳門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在其詩作《拙政園圖詠》中寫道:“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精準概括出蘇州園林“咫尺乾坤,壺中天地”的造園哲學。在人們的印象中,提及蘇州就是園林
殲10擊落陣風,踹開了中歐軍事合作的大門 - 天天要聞

殲10擊落陣風,踹開了中歐軍事合作的大門

殲10擊落陣風,歐洲軍工的天塌了2025年5月7日克什米爾空戰中,巴基斯坦空軍殲-10CE戰鬥機在ZDK-03預警機支持下,於80公里外發射霹靂-15E導彈擊落印度陣風戰鬥機。這一戰果得到美國官員、法國軍工企業及巴基斯坦官方三重證實。
加拿大新政府宣誓就職 - 天天要聞

加拿大新政府宣誓就職

△馬克·卡尼(資料圖)當地時間5月13日,加拿大自由黨領袖、現任總理馬克·卡尼帶領新內閣在位於首都渥太華的總督府宣誓就職。(總台記者 張森)...

全站最新資訊

韋唯:從天后到戰士,她用傷疤綉出人生勳章! - 天天要聞

韋唯:從天后到戰士,她用傷疤綉出人生勳章!

姐妹們,今天咱要聊的這位姐,簡直是行走的"人間硬核"——韋唯!這名字一出來,00後可能得愣三秒,但70、80後絕對DNA動了!《愛的奉獻》前奏一起,誰還沒跟着哼過兩句?可誰能想到,唱着"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的天后,自己的人生劇本比狗血劇還
刻不容緩!電影具有“可看性”已經遠遠不夠了 - 天天要聞

刻不容緩!電影具有“可看性”已經遠遠不夠了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在談論電影的“可看性”,因為隨着互聯網和全媒介的普及,願意進影院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且已演化為一種世界性的趨勢,所以必須增強電影的“可看性”。前不久尹鴻教授在一篇短文中則提出:電影具有“可看性”已經遠遠不夠了,還必須具有“必看性”,觀眾才會如我們所願義無反顧地走進電影院。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