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綜合新華社報道、中核集團消息,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 —— 中核集團福清核電 5 號機組實現連續安全穩定運行 1000 天,持續向社會穩定輸送清潔電力超 370 億度。
據介紹,“華龍一號”是我國在三十餘年核電科研、設計、製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5 年,“華龍一號”全球首堆落戶福建福清開工建設。2022 年,“華龍一號”示範工程全面建成。
福清核電三廠副廠長朱金剛表示,這是繼“華龍一號”示範工程福清核電 5、6 號機組獲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綜合指數“雙滿分”、連續兩年實現“零非停”之後取得的又一佳績,再次驗證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的安全性和先進性,為全球清潔能源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
it之家查詢獲悉,2011 年福島核事故後,全球核電行業遭遇寒流,我國自主研發的 cp1000 項目被迫終止。面對困難,中核集團選擇自主突破的戰略,將三十年技術積累持續傾注於三代核電研發。
華龍一號研發團隊在 177 堆芯設計上,歷時二十載攻克建模、燃料管理及在線監測技術,構建起自主三代核電設計體系;為驗證非能動安全系統,科研人員耗時兩年在大山深處建造全球首個 60 米全尺寸試驗台架,收集 200 余組數據…… 這種“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堅持,最終化為了華龍一號安全性、經濟性和可複製性的堅實保證,使之成為當前市場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
目前,華龍一號每台機組每年發電量超 100 億千瓦時,可滿足中等發達國家百萬人口的年度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相當於每年等效減排二氧化碳 816 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