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用過的中國充電寶,一年營收250億

作者 | 橘塗

編輯 | 菲菲


4月29日,安克創新(下稱“安克”)發布了2024全年財報,全年營收突破247億元,較上年增長41%;凈利潤達21.14億元,同比增幅達30%。

亮眼的業績表現並非毫無徵兆。早在今年3月,一組安克的內部會議照片在網絡上廣泛流傳。照片顯示,2024年公司獎金分紅高達8億元,年收入破百萬的人數達到494人,占公司約5000名員工總數的近10%,且這一數字相較於2023年的287人近乎翻了一倍。

有人這樣評價道:“能發錢的公司都是好公司。”派代跨境則認為,更為正確的說法是,能發錢的公司,都是賺到錢的公司。

安克創始人陽萌曾說過:“把錢分對,創造才能持續。”與年報同日披露的一季報數據似乎也佐證了陽萌的說法。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安克營業收入達59.93億元,同比增長36.91%,凈利潤4.96億元,同比增長59.57%。

不過,安克自身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如對亞馬遜平台54%的營收依賴度依然暗藏風險,新興市場本地化運營難題仍存。

“一家充電寶公司”的狂奔

提起安克,充電寶、充電器是繞不開的品類。“安克是家充電寶公司”,已經成為了外界對其的刻板印象

安克當初靠着充電器、充電寶等起家,之後又將業務拓展到智能影音等板塊,營收由2019年的66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247億元,而其中超過95%的營收都來自海外

2024年,安克營收、凈利潤雙增,被業界稱為“業績狂飆”。不僅如此,其自身造血能力也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同比增加92%。

翻看其2024年財報,可以一窺其發展背後的核心品類與經營策略。

從品類來看,安克的產品類型分為充電儲能類、智能創新類、智能影音類和其他,分別佔2024年當期營收的51.26%、25.64%、23.04%和0.06%。

具體來看,安克的充電儲能類產品實現營收126.67億元,同比攀升47.23%,佔據總營收的51.26%,成為支撐業績的核心增長極。細分來看,儲能業務尤為亮眼,全年營收達30.20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84%。

年報披露後,陽萌還向媒體表示,2024年安克的充電寶業務收入佔比已不到12%了,已不是主力品類。

此外,安克智能創新類產品實現收入63.36億元,營收同比增長39.53%,佔總營收的比例為25.64%;智能影音類產品實現收入56.92億元,營收同比增長32.84%,佔總營收的比例為23.04%。

上述數據表明,安克憑藉多品類協同發展,成功擺脫了對單一業務的依賴。研發投入是背後的支撐。財報顯示,2024年安克研發投入高達21.08億元,同比增幅近49%,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達8.53%。在人才結構上,企業5034名員工中,研發人員佔比高達53%,共計2672人。

值得一提的是,事實上,在以移動電源、數據線和充電器構築起品牌競爭優勢後,為破解“單一品類依賴”困局,安克於2020年提出“淺海策略”—通過拓展更多細分品類,向綜合型企業邁進

其中,安克對“淺海”與“深海”品類有着明確界定:年銷售規模低於500億美元的品類,如充電寶、掃地機器人、安防攝像頭等屬於“淺海”;而手機、電腦這類年銷售規模達數千億美元,需投入數千人力與數十億資金的品類,則被歸為“深海”。

基於“淺海策略”,安克曾一度組建過27個產品團隊,探索儲能、3D打印等新領域,業務版圖從傳統的移動電源、數據線和充電器,延伸至智能家居、智能車載硬件、智能屏顯和智能聲學等多元領域。這種廣泛的業務布局雖然開拓了增長空間,但也帶來諸多挑戰。2022年,安克果斷削減10個品類,快速進行業務收縮調整。

陽萌近期公開發聲還提到,安克以前選擇“淺海”是基於資源配置和效率最大化的考量。但如今安克營收已近250億元,三五億投入做一個品類完全有能力做到,在關鍵複雜品類上做飽和投入,目前沒有任何困難。

如今,安克選擇新賽道,核心標準有兩個,其一,是否有能力做到全球前三;其二,選擇進入能與現有主航道(安防、儲能、智能家居等)有底層技術協同的賽道,可以形成合力,比如充電和儲能的底層技術相通。

“我們現在極少會從零開始進⼊一個全新的行業。如果主航道之間沒有合力,這樣的事情儘可能少做。”陽萌說。

獨立站收入增長勢頭強勁,亞馬遜依賴症仍存

2024年,安克踐行“線上+線下”全渠道多元化銷售戰略,實現雙線業務協同。數據顯示,其全年線上渠道營收達176億元,同比飆升43.01%;線下渠道營收71.09億元,同比增長36.72%

在線下渠道拓展上,安克已構建起輻射北美、日本歐洲、澳洲及東南亞等核心市場的網絡矩陣。通過與WalmartBestbuyTargetCostco等國際零售巨頭達成合作,同時成功進駐日本7-11等本土頭部零售體系。

線上業務板塊中,獨立站發展尤為突出,成為財報中的一大核心亮點

數據顯示,2024年,安克旗下七大核心獨立站(Anker、AnkerSOLIX、eufy、soundcore、Nebula、AnkerWork、eufyMake)合計實現收入25.04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01.34%。與之相對的是,亞馬遜平台營收同比增長為34.23%。

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安克因與亞馬遜平台緊密綁定的經營模式,引發業界對其渠道抗風險能力的廣泛討論。如今看來,其“亞馬遜依賴症”,稍有緩解。

另外,陽萌近日對外回應外界對安克“亞馬遜公司”的刻板印象:“實際上安克約5000名員工里,專職做亞馬遜的人只有90個,數量還比不上專職做算法研發的人。”

不過,安克獨立站的高速增長背後,仍面臨諸多現實挑戰。一方面,站外引流難度持續攀升。在谷歌、社交媒體等主流流量平台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獨立站獲取精準用戶的成本不斷走高,流量轉化率也存在較大波動。

另一方面,線下渠道的協同運營複雜程度超出預期。從倉儲物流體系搭建到零售終端的渠道管理,安克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不僅成本居高不下,且市場拓展速度相對緩慢。這些因素共同導致,儘管獨立站增長勢頭迅猛以及持續推進線下渠道,但安克短期內仍難以從根本上扭轉對亞馬遜平台的依賴局面。

目前,亞馬遜平台仍是安克營收的核心支柱。2024年,安克在亞馬遜的營收達到134.18億元,同比增長超34%,佔總營收的54%。

可見,安克若要實現真正的渠道自主化,仍需在獨立站與線下渠道的運營效率、用戶粘性上持續發力。

安克依舊存在多重壓力

2024年,安克憑藉多元化的產品布局和全渠道銷售戰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不過,安克也在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首先,產品質量問題。安克在年報中自稱為“全球領先的智能硬件科技企業”,不過,2024年,因旗下部分充電設備內部鋰電池存在過熱風險,可能引發火災並導致使用者燒傷,安克不得不啟動召回程序。

這一事件不僅暴露了產品在設計或生產環節存在的缺陷,也讓市場對其作為行業領先者的品控能力產生質疑。如果安克不能更好地管控產品質量,未來可能面臨用戶流失、市場份額下滑等風險。

派代跨境亦留意到,安克2025年主要工作規劃之一就是,提升端到端產品品質保障能力,為用戶交付高品質可信賴的產品。

其次,全球關稅政策變化與貿易摩擦加劇,也給安克帶來了巨大壓力。

從營收結構來看,境外市場是安克的絕對主力。2024年,境外營收達238.25億元,占營收比重高達96.42%,同比增長41.23%;而境內營收僅8.85億元,占營收比重為3.58%。這種高度依賴境外市場的營收結構,使得企業在全球貿易環境動蕩的背景下,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

安克自身也在年報中提到,自2024年第三季度以來,全球範圍內的關稅政策持續調整,並在近期調整有所加劇,對全球企業的運營成本形成普遍性壓力。若未來國際貿易規則進一步收緊或區域貿易壁壘顯著提升,可能導致關鍵市場的准入難度增加、物流及交易成本上升,從而對公司的出口業務及整體經營業績帶來額外風險。

目前,安克通過“漲價+供應鏈調整”的組合拳分散關稅政策帶來的風險。根據SmartScout最新發布的數據,自4月3日以來,安克在亞馬遜美國站上銷售的商品中,已有五分之一商品的售價有所上漲。其中,約127件商品的價格平均上漲18%,其中大部分漲價操作發生在4月7日(特朗普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稅率達104%)之後。

不過,漲價雖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成本壓力,但後續是否會對產品銷量產生負面影響,市場需求是否會隨之萎縮,這對安克的市場份額與營收增長而言,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挑戰。

此外,新興市場拓展的挑戰也不容小覷。儘管在中國大陸、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市場呈現出一定的業務增長勢頭,然而其市場份額仍處於較低水平。從財報數據來看,2024年報雖未單獨披露新興市場營收佔比,但同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出明顯短板:中國大陸市場營收僅占當期總營收的不足4%,澳大利亞市場也僅佔3.56%。

上述數據顯示,安克在新興市場的滲透程度仍有待提升。如何打破品牌認知度不足、市場拓展受阻的雙重困境,已成為安克亟待攻克的核心命題。

總的來看,雖然安克在2024年實現了業績的快速增長,但產品質量、全球貿易環境和新興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問題,猶如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未來,安克需要積極應對這些挑戰,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資料:

1.出安克CEO跟我們聊了聊,特朗普陰影前業績“爆表”的底層邏輯.虎嗅

2.對話安克陽萌:痛苦關掉10個品類後,我學會了找對人和分好錢.36氪

3.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安克牌移動電源.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4.安克創新2024年年報報告.巨潮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