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的集團研發的人形機器人曝光,這款機器人不僅能跳舞、能“比心”,也能聽懂語音指令並按照指令去完成相應操作。
當給這款機器人語音指令“我渴了,能否給我拿一瓶水?”時,機器人“聽懂”了,給記者送來了桌子上的一瓶水。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美的集團CTO衛昶表示,目前,美的已整合研發資源,成立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進行人形機器人研發,希望能開發出短期落地的產品,同時也能夠布局中長期的技術和產品。
他介紹美的機器人主要分兩大塊:一塊就是家電機器人化,在家電產品中融入人形的技術,機器人的技術,比如說視覺、機械臂、人機交互等。另一塊,聚焦人形機器人的整機開發,同時深挖應用場景,探索在B端機器人一些能落地的場景。
衛昶認為,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本身對美的不是挑戰,美的有這方面的技術人才,知道怎麼做,能夠快速轉入到人形機器人零部件的開發,人形機器人真正的挑戰是它的操作能應付複雜的場景,所以在具身智能算法方面需要更多的投入。
美的集團在機器人領域的布局很早。早在2015年,美的就布局機器人產業,通過收購庫卡等“動作”,躋身全球工業機器人行業前四。去年,美的對外宣布公司布局人形機器人業務,正式成為國際人形機器人“玩家”之一。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美的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鍾錚在兩會期間在接受採訪時介紹,美的集團布局了協作型機器人,自主研發了工業AMR(自動移動機器人),還涉足人形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領域,未來將加快人形機器人本體的設計和開發。
鍾錚介紹,收購庫卡後,美的集團基於中國的應用市場,優先發展本土化業務,致力於為中國客戶提供更高性價比的機器人產品。一方面,在共性材料方面,庫卡藉助美的集團的產業鏈,將美的在標準化和效率驅動方面的經驗應用於庫卡平台,通過自主研發關鍵零部件,降低產品成本。另一方面,美的集團也致力於解決重載工業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的“卡脖子”問題,推動垂直領域的整合,目前,美的集團在這一領域已經取得一些進展。
美的集團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為3190億元,同比增長9.57%;凈利潤為316億元,同比增長14.37%。
澎湃新聞記者 周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